罗勇 || 明代茶山、杨塘、镇道隶属关系及地理位置考
茶山、杨塘、镇道是明代永乐时期在西南边疆地区设置的羁縻政区。《明史》卷四十六《地理志》关于茶山、杨塘、镇道诸司隶属于永昌军民府辖的记载有误。茶山、杨塘、镇道均不隶属于永昌军民府。茶...
沈乾芳 马凯 || 论明清时期云贵地区女土司形象的文献书写
摘 要:通过史籍、私家著述、绘画和民间流传等文献书写所呈现出的明清时期云贵地区女土司的形象及其变化,反映了国家把这些地区一步步揽入国家大一统体系的历史进程。对文献书写梳理后发现...
方国瑜:《马可波罗云南行纪笺证》
则波罗沿途留心考察,故所述较之他处为详,前人考释亦多确解,瑜摘其书中关于云南之数章,为沙海昂注所未言,或已言之未安者,参证文献及个人调査所得,略加考证,芜杂录之,求教于世之博雅者。
中国鼓的文化以及鼓文化的由来
中国的鼓有很多种,但是最有名的就是“战鼓”与“铜鼓”。鼓声与雷声相同,中国古人把鼓称之为雷鼓,中国的祖先燧人氏就是雷神,史书记载其:“《山海经·海内东经》中就将雷神燧人氏描述为:“...
《新纂云南通志》的编纂
《新纂云南通志》是本世纪前期云南学术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该志也由当时云南杰出学者竭尽心力著成,内容丰富,取材精审,持论谨严,体例得宜,其成就不仅超过了历代旧有方志而居云南地志之...
张一鸣:林则徐在云南
林则徐在从政期间,曾经两度来云南任职。第一次是嘉庆廿四年(公元1819年)来云南担任乡试正考官,翌年二月回京,历时约七个月。第二次是道光廿七年(1847年)五月调任云贵总督,七月就任。道光...
方天建:明代云南木氏土司碑刻中的报国情怀
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家国情怀观、土司文学,以及明代云南木氏土司文学等,受到了文学和史学学者的积极关注。[1]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有关云南木氏土司文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家认同与国家...
方国瑜 | 唐代后期云南安抚司(南诏)地理考说
一、西洱河部族社会与唐朝设云南安抚司 中国西南地区的族属和部族自古以来是复杂的,但由于各地居民在经济文化上相互联系,友好合作,因而始终结成一个政区,而且不断地充实着。作为一个政治单...
杨寿川:论明清之际云南“废贝行钱”的原因
海贝(俗称“貝巴子”)是一种自然物。我国历史上商、周两代都曾经将它作为货币使用过,迨于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相继变革币制,这种自然货币才逐渐为刀、布等金属铸币所代替。云南在古代也使用过...
谢本书:从片马事件到班洪事件——中缅边界历史沿革问题
本文作者/谢本书国家的边界是国家地理位置的界线,是国家主权实施范围的象征。祖国的概念是与国家的地理概念相联系的。因此,边界问题历来是任何国家的统治者及其人民群众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国...
阮福滇云事略及著述
道光六年至道光十四年任云贵总督的大儒阮元,被誉为“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从他在滇云整饬盐务;立省垣粮储善策建“太平仓”;到他闲暇之余疏浚翠湖修筑...
蔡亚龙:从“崇祀名宦”到“逞私武夫”——明代云南指挥使胡渊的历史形象异变考论
明代金齿卫军民指挥使司首任指挥使胡渊,有着纷繁复杂的历史形象:从明前期的“崇祀名宦”,到明中期的“逞私武夫”,再到明后期及清代的回归正面。通过胡渊生平事迹的考实、形象变迁过程的梳理...
王春桥:明代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及朝廷处置方略
摘 要:明初在西南边疆地区设立了诸多土司,形成“三宣六慰”格局。明朝在正统年间三征麓川时失信于缅甸和木邦等土司,成为明中后期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的导火索。天顺以后,明朝西南边疆治...
孙太初:滇王金印出人间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水风。 ——杜甫《秋兴八首》熟习云南历史的人,提到滇池,总会联想起“汉习楼船”的史事。在云南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庄蹻王滇、...
王士性对滇云史地的考究
一、引子1985年,谭其骧先生在桂林全国徐霞客学术讨论会上,第一次对王士性及其著述《广志绎》给予高度评价,指出“王士性对地理学的贡献和徐霞客相比,大致在伯仲之间;《广志绎》的价值,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