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桢:评介明杨慎著《滇程记》和《滇载记》
明杨慎著《滇程记》和《滇载记》为明万历三十三年乙已(公元1605)刻,黄棉纸印本。板心高19.7厘米,广12.2厘米,每半页九行,行大字一十九字,小字双行,行亦十九字。为杨慎之孙杨宗吾校刊《杨...
王准:忧患意识与乡土情怀——略论陈荣昌的辞赋及骈文创作
清代文学具有集历代文学之大成的发展趋势,辞赋、骈文等古代文体亦呈现复兴之势。就云南而言,清代是云南本土文学继明代后的又一繁荣期。涌现出众多著名作家和优秀作品。陈荣昌的辞赋、骈文创作...
胡天银 吴春宣 | 树风声于边陲”:内迁学人汪懋祖及其滇西边疆兴学
摘要:全面抗战爆发后,汪懋祖远赴滇西创办中央政治学校大理分校并参与筹建国立丽江师范学校,对推动战时边疆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汪懋祖在边疆兴学时,立足边疆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适...
赵帅:龚自知与云南文化运动
摘要:本文以龚自知为例,通过考察他所创办的刊物、报纸,对云南文化运动的情况作一番梳理,纠正以往研究的讹误。在分析龚氏思想脉络的同时,更为关注其文化活动与云南政局的关联。尚志学社与《...
蔡亚龙:明初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建立考论
摘要:本文以明初永昌地区建置变迁为切入点,重点辨析了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在明初建立的动态过程,提出几点认识:第一,永昌置府并非在洪武十五年,永昌地方最初存在着“立卫镇守”的阶段,但却遭...
罗养儒:六七十年前云南之伶界
云南戏剧,在六七十年前,就时代之事物境地而论,其技艺词曲,亦不得谓为庸粗恶劣。盖有是扮演、有是技术、有是调、有是曲,亦足以偿一般观众之要求,以满一般听曲者之意念与愿望。夫滇戏之行腔...
迪庆吉岔遗址考古发现冶金生产区
吉岔遗址冶金遗存6月6日,记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云南迪庆维西吉岔遗址中发现了窑、地穴式熔炉等完备的冶金生产链条,并认为“中柱-火塘”传统在青铜时代已经形成。发现冶...
王毓铨:明黔国公沐氏庄田考
一、沐氏庄田明代的勋臣身为贵族,各个拥有巨大庄田,都是大地主。有的是非常大的大地主。沐氏是其中之一。沐氏庄田地土的来源,有钦赐,有垦置,有掠夺。其中掠夺的居大宗。沐氏如何掠夺民人地...
段渝 | 西南夷考释
[作者简介]段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一、西南夷名称西南夷是指古代分布在巴蜀以西和以南的族群。有关西南夷较完整而详备的记载,首见于《...
周智生:明代丽江木氏土司藏区治理策略管窥
明代中后期,崛起于云南丽江的木氏土司强势进入滇藏川毗连藏区,并对这个区域进行了长期的经营和治理,其影响颇为深远。本文在具体梳理木氏土司藏区治理的各项历史事迹基础上,重点从“多派扶持...
黎虎:蜀汉“南中”政策二三事
三国时期,蜀汉为实现其“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以下凡引《三国志》,均只注篇名。】的基本国策,采取了东联孙吴、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方针。解决...
马楚婕:随势应变——清代云南武定暮连土司统治的构建与调整
摘要:清代云南武定暮连土司经历了王朝更替、改土归流、地方起义等一系列变局后,仍旧保持着对当地的实际控制权。通过解读现存档案史料,可知暮连土司在社会转型中,通过积极拥护朝廷政策、塑造...
罗勇 || 明代茶山、杨塘、镇道隶属关系及地理位置考
茶山、杨塘、镇道是明代永乐时期在西南边疆地区设置的羁縻政区。《明史》卷四十六《地理志》关于茶山、杨塘、镇道诸司隶属于永昌军民府辖的记载有误。茶山、杨塘、镇道均不隶属于永昌军民府。茶...
沈乾芳 马凯 || 论明清时期云贵地区女土司形象的文献书写
摘 要:通过史籍、私家著述、绘画和民间流传等文献书写所呈现出的明清时期云贵地区女土司的形象及其变化,反映了国家把这些地区一步步揽入国家大一统体系的历史进程。对文献书写梳理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