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敏 王世丽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元朝治滇实践
摘要:元朝统治云南的一个多世纪里,通过发展农业、兴办儒学、建立驿传、实行民族安抚政策等方式积极开展对云南的边疆治理。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使“云南之人由是益富庶”,还推动了云南与内地一...
阮福滇云事略及著述
道光六年至道光十四年任云贵总督的大儒阮元,被誉为“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从他在滇云整饬盐务;立省垣粮储善策建“太平仓”;到他闲暇之余疏浚翠湖修筑...
周维衍:古夜郎三题
夜郎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古国。它因“自大”而久为人们所熟悉,但知道其历史面貌的却并不多。古夜郎的政治中心在哪里?它的疆域范围有多大?它是由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组成的?这些...
蔡亚龙:明初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建立考论
摘要:本文以明初永昌地区建置变迁为切入点,重点辨析了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在明初建立的动态过程,提出几点认识:第一,永昌置府并非在洪武十五年,永昌地方最初存在着“立卫镇守”的阶段,但却遭...
肖雄:蔡锷督滇时期的云南财政建设措施
摘要:辛亥革命胜利后,云南军都督府一时面临财政困难。为解决此一困难,蔡锷领导下的军都督府相应采取措施进行节流与开源,云南财政紧张的状况由此得到缓解,不但可以自给,而且还支持了中央政...
昆明大理国经幢
1917年秋,昆明东南郊聚奎楼外的地藏寺内,荒草丛中,发现一座半埋于地下的古石塔。省会警察厅厅长秦光第得报后,指令该管警察署督工前往挖掘清理。当时认为这是一座“唐塔”。古塔出土期闻,居...
王忠:“关于白族族源问题”质疑
最近学习南诏史,曾取《历史研究》1957年4月号王叔武的《关于白族族源问题》一文所用原始材料一一查对,发现了很多的问题,现在将这些问题写出来,就正于研究西南各兄弟民族历史的专家学者。一...
王准:忧患意识与乡土情怀——略论陈荣昌的辞赋及骈文创作
清代文学具有集历代文学之大成的发展趋势,辞赋、骈文等古代文体亦呈现复兴之势。就云南而言,清代是云南本土文学继明代后的又一繁荣期。涌现出众多著名作家和优秀作品。陈荣昌的辞赋、骈文创作...
李心宇 | 史文本书写与边疆社会整合:元代大理总管段氏家族事迹再探
摘 要:大理民间文本对元代段氏家族历史的重构,是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过程的一个典型案例。明朝统治对云南大理社会土官政治和佛教传统的重新梳理,深刻影响了大理白人知识精英的历...
马晓粉:18至20世纪初缅甸的滇商会馆及其经济影响
摘要:自“蜀身毒道”开辟以来,云南就与缅甸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18至20世纪初,滇商积极活跃在这条商道上,并在缅甸伊洛瓦底江沿线多个城镇建立起商人组织——云南会馆,以严密的组织性和高度...
黎虎:蜀汉“南中”政策二三事
三国时期,蜀汉为实现其“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以下凡引《三国志》,均只注篇名。】的基本国策,采取了东联孙吴、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方针。解决...
蔡亚龙:从“崇祀名宦”到“逞私武夫”——明代云南指挥使胡渊的历史形象异变考论
明代金齿卫军民指挥使司首任指挥使胡渊,有着纷繁复杂的历史形象:从明前期的“崇祀名宦”,到明中期的“逞私武夫”,再到明后期及清代的回归正面。通过胡渊生平事迹的考实、形象变迁过程的梳理...
段金生 | 统合西南边疆区域政治的关键:1935年蒋介石改组黔局及其对云南的影响
摘 要:中央红军入黔后,国民党中央军亦追随而至,为蒋介石改组黔局提供了条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蒋介石对时任贵州省主席王家烈采取的措施经历了“保留“”未定”“扶助“”去之”的复...
孙太初:云南古代官印集释
一、汉滇王印 此印文曰“滇王之印”。金质,蛇钮,1956年晋宁石寨山第六号墓出土。《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滇王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