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岔遗址冶金遗存
6月6日,记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云南迪庆维西吉岔遗址中发现了窑、地穴式熔炉等完备的冶金生产链条,并认为“中柱-火塘”传统在青铜时代已经形成。
发现冶金生产区
吉岔遗址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济汛乡共乐村吉岔自然村,地处澜沧江西岸、吉岔河北岸的二级台地。
2022年2月至10月,为配合水电站建设,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吉岔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
通过发掘,完整地揭露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的聚落遗址,清理出一批石构建筑、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建筑及55座婴儿墓葬,出土器物共计5000多件,遗址年代距今3800年至2100年。
最为重要的收获是考古发掘团队于聚落中心发现了冶金生产区,清理了多座地穴式熔炉,出土了石锤、铸范、坩埚、炼渣、料块等冶金相关遗物,为复原西南山地的冶金生产链条提供了典型案例。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胡长城说,在出土器物的遗迹中,窑有5座,其中2座为史前时期的半地穴式窑。这5个窑都是大型半地穴式窑。炉11座,均为地穴式炉,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部分保留有放置鼓风管的鼓风口。
发现各类冶金遗存
遗址内的建筑可分为石构、干栏、半地穴三类。前两类为人居住,半地穴建筑为附属的畜圈。该聚落内存在明确的防御、分隔结构。聚落内有明确分区,包括居住区、畜牧区、冶炼区等;使用石墙、木栅进行了“人畜分离”;对中部冶炼区进行了环护;台地周围设有木栅;台地外围设有环濠;环濠间设有漏斗形关卡。
多年以来,国际学界围绕中国西南山地及大陆东南亚地区冶金术的起源问题争论不休,并逐渐形成了“山地模式”和“沿海线路”两大理论模型。
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冶金考古团队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机构合作研究后认为,吉岔遗址二期遗存(公元前1600—1200年)出现了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黑彩彩陶,为该区域早期青铜时代提供了重要年代标尺。
遗址中发现的以扁圆石锤、地穴式炉、弯折式鼓风管为代表的冶金遗存,以及此前在中越边境发现的龙脖河遗址,证实了该区域冶金技术体系的同一性与共源性。基于这些发现,考古人员提出了冶金术于公元前1600年至1200年间经由青藏高原东麓山地走廊传入云贵高原及东南亚地区的观点,也即“山地金属之路”。
春城晚报记者 何晓宇 杨质高 文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