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历史

云南历史研究文章合集
迪庆吉岔遗址考古发现冶金生产区-滇史

迪庆吉岔遗址考古发现冶金生产区

吉岔遗址冶金遗存6月6日,记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云南迪庆维西吉岔遗址中发现了窑、地穴式熔炉等完备的冶金生产链条,并认为“中柱-火塘”传统在青铜时代已经形成。发现冶...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11个月前
0958
曹相:元朝回族政治家忽辛在云南的改革-滇史

曹相:元朝回族政治家忽辛在云南的改革

忽辛是元朝回族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第三子。他继其父兄之后出任云南行省右丞(第一副省长),主持全省军政事务。面临云南宗王势力膨胀,行省权力削弱的复杂局面,他不避权势,废除弊政,...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12个月前
015113
张一鸣:林则徐在云南-滇史

张一鸣:林则徐在云南

林则徐在从政期间,曾经两度来云南任职。第一次是嘉庆廿四年(公元1819年)来云南担任乡试正考官,翌年二月回京,历时约七个月。第二次是道光廿七年(1847年)五月调任云贵总督,七月就任。道光...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10个月前
01096
石硕 | 汉代西南夷中“巂”之族群内涵——兼论蜀人南迁以及与西南夷的融合-滇史

石硕 | 汉代西南夷中“巂”之族群内涵——兼论蜀人南迁以及与西南夷的融合

摘要:“巂”是《史记.西南夷列传》所列西南夷九个人群部落之一,但也是其中面貌最模糊不清的一支人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巂”之族群内涵进行了新的探讨。认为从汉代语境看,“巂”字乃...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7个月前
013013
方天建:明代云南木氏土司碑刻中的报国情怀-滇史

方天建:明代云南木氏土司碑刻中的报国情怀

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家国情怀观、土司文学,以及明代云南木氏土司文学等,受到了文学和史学学者的积极关注。[1]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有关云南木氏土司文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家认同与国家...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12个月前
01706
明增与暗补:民国时期云南地方财政资金的运筹-滇史

明增与暗补:民国时期云南地方财政资金的运筹

民国时期云南地方财政资金有预算内和预算外两种来源,一些重要的收入未纳入财政统计范围,地方财政的真实状况与官方公布的数据存在差异。账面上地方财政整体吃紧,屡陷险境;实际上通过预算内增...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1年前
010015
方国瑜 | 略论白族的形成-滇史

方国瑜 | 略论白族的形成

白族是在云南洱海区域形成的。洱海区域原来住着不同族系的部落,由于历史发展,形成了一个人们共同体,这一共同体(白族)的形成,约在第九世纪时期。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12个月前
06915
王毓铨:明黔国公沐氏庄田考-滇史

王毓铨:明黔国公沐氏庄田考

一、沐氏庄田明代的勋臣身为贵族,各个拥有巨大庄田,都是大地主。有的是非常大的大地主。沐氏是其中之一。沐氏庄田地土的来源,有钦赐,有垦置,有掠夺。其中掠夺的居大宗。沐氏如何掠夺民人地...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6个月前
01348
察古尔汗:蒙元时期入滇蒙古人管窥-滇史

察古尔汗:蒙元时期入滇蒙古人管窥

元朝统治云南128年。史料记载的入驻云南的蒙古人主要为诸王、仕宦、骑兵和牧马人等。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12个月前
02457
屈春海 倪晓一:马嘉理被杀案件的审理-滇史

屈春海 倪晓一:马嘉理被杀案件的审理

光绪元年(1875年),云南发生英国驻华翻译官马嘉理被杀事件。多年来,对于马嘉理被杀事件发生的过程、英方从中获得的利益、乃至《烟台条约》对中国社会在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学界已早有定论。但...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10个月前
07713
贾石 | 建构“西南夷”——从“滇”的归属入手-滇史

贾石 | 建构“西南夷”——从“滇”的归属入手

摘   要:《史记》《汉书》中的“西南夷”是一个变化的复合型概念,包含多重维度:地理方位上的“西南夷”是以巴郡、蜀郡为基准,并向西南方延展的概念;政治经略中“西南夷”的指意则相对具...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7个月前
0407
蔡亚龙:明代边地儒学教育体制变迁与政治一体化进程——以云南永昌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滇史

蔡亚龙:明代边地儒学教育体制变迁与政治一体化进程——以云南永昌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明代云南永昌地区经历了复杂的儒学学校发展轨迹:最先出现的是边地卫所治下的特殊社学,它们虽以“社学”为名,却表现出明显的官办特征,教学内容具有边地和军事特点,更近于官办儒学形式;继之...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12个月前
0937
潘先林 || 辛亥革命时期云南军都督府民族政策析论-滇史

潘先林 || 辛亥革命时期云南军都督府民族政策析论

云南军都督府继续了早期同盟会革命宣传中极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发布了《滇军政府讨满洲檄》;较早接受了“五族共和”主张,满族知府崇谦得以死里逃生;结合云南实际,提出了事实上的“七族共...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12个月前
034513
方国瑜 | 唐代后期云南安抚司(南诏)地理考说-滇史

方国瑜 | 唐代后期云南安抚司(南诏)地理考说

一、西洱河部族社会与唐朝设云南安抚司 中国西南地区的族属和部族自古以来是复杂的,但由于各地居民在经济文化上相互联系,友好合作,因而始终结成一个政区,而且不断地充实着。作为一个政治单...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12个月前
03136
杨寿川:论明清之际云南“废贝行钱”的原因-滇史

杨寿川:论明清之际云南“废贝行钱”的原因

海贝(俗称“貝巴子”)是一种自然物。我国历史上商、周两代都曾经将它作为货币使用过,迨于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相继变革币制,这种自然货币才逐渐为刀、布等金属铸币所代替。云南在古代也使用过...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6个月前
0646
古代云南的六颗官印-滇史

古代云南的六颗官印

自“滇王之印”出土后,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有人评为“轰动中外的重要考古发现,确证了那里是滇王贵族的墓地。”听说有些外国友人为看此印,专程来昆旅游,可见这个发现的意义是很重...
滇史的头像-滇史钻石会员滇史1年前
01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