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养儒:云南茶贡
清室在同、光以前,长城内仅有十八行省,而各个行省的督抚,在地位上也就等于真正封建时代的分封诸侯。诸侯讲朝贡于天子,督抚亦讲进贡于皇帝。此十八行省中,当然各省有各省的出产,而又各省有...
王春桥:明代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及朝廷处置方略
摘 要:明初在西南边疆地区设立了诸多土司,形成“三宣六慰”格局。明朝在正统年间三征麓川时失信于缅甸和木邦等土司,成为明中后期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的导火索。天顺以后,明朝西南边疆治...
明增与暗补:民国时期云南地方财政资金的运筹
民国时期云南地方财政资金有预算内和预算外两种来源,一些重要的收入未纳入财政统计范围,地方财政的真实状况与官方公布的数据存在差异。账面上地方财政整体吃紧,屡陷险境;实际上通过预算内增...
方国瑜 || 明修九种云南省志概说
终明之世,所知先后凡九次修云南省志,多已锓版,传至今者有五种,余已散佚。惟志书之作,多依旧本,辗转抄录,不著出处,采访补益。故前本虽亡,而多保存于后本。当考究各本渊源与流传,知其因...
赵帅:龚自知与云南文化运动
摘要:本文以龚自知为例,通过考察他所创办的刊物、报纸,对云南文化运动的情况作一番梳理,纠正以往研究的讹误。在分析龚氏思想脉络的同时,更为关注其文化活动与云南政局的关联。尚志学社与《...
李家瑞:滇西白族火葬墓概况
云南西部,北起丽江县的九河,南至凤仪县的江西村。现在还保存着相当多的宋、元、明三代的白族火葬墓群,我们调查发掘过的有十九处,都在白族乡村附近,最远的离乡村也不出二公里。有些墓迄今还...
于希贤:元代云南行中书省的建设与滇池地区的水利
公元1254年秋,蒙古大将兀良哈台“复分兵取附都部阐,转攻哈利章水城”。不久就结束了云南从南诏至大理国五、六百年来地方割据的局面。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立云南行中书省于善阐,改为中...
王毓铨:明黔国公沐氏庄田考
一、沐氏庄田明代的勋臣身为贵族,各个拥有巨大庄田,都是大地主。有的是非常大的大地主。沐氏是其中之一。沐氏庄田地土的来源,有钦赐,有垦置,有掠夺。其中掠夺的居大宗。沐氏如何掠夺民人地...
在晋宁区博物馆探寻古滇遗韵
晋宁区博物馆青铜奁青铜鼓形牛杖首东汉陶屋模型郑和雕像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已经评定的第五批国家二级博物馆,晋宁区博物馆入选其中。博物馆评估定级,是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博物馆评...
白云敏 王世丽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元朝治滇实践
摘要:元朝统治云南的一个多世纪里,通过发展农业、兴办儒学、建立驿传、实行民族安抚政策等方式积极开展对云南的边疆治理。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使“云南之人由是益富庶”,还推动了云南与内地一...
方国瑜 | 唐代后期云南安抚司(南诏)地理考说
一、西洱河部族社会与唐朝设云南安抚司 中国西南地区的族属和部族自古以来是复杂的,但由于各地居民在经济文化上相互联系,友好合作,因而始终结成一个政区,而且不断地充实着。作为一个政治单...
马晓粉:18至20世纪初缅甸的滇商会馆及其经济影响
摘要:自“蜀身毒道”开辟以来,云南就与缅甸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18至20世纪初,滇商积极活跃在这条商道上,并在缅甸伊洛瓦底江沿线多个城镇建立起商人组织——云南会馆,以严密的组织性和高度...
方天建:明代云南木氏土司碑刻中的报国情怀
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家国情怀观、土司文学,以及明代云南木氏土司文学等,受到了文学和史学学者的积极关注。[1]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有关云南木氏土司文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家认同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