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4年秋,蒙古大将兀良哈台“复分兵取附都部阐,转攻哈利章水城”。不久就结束了云南从南诏至大理国五、六百年来地方割据的局面。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立云南行中书省于善阐,改为中庆路,始置郡县”。从此,云南就成为中央集权政府直接管辖之下的中书省。昆明市的前身,元代中庆路就是这个省的行政中心。这里必然更容易地和内地建立文化、经济的广泛联系和交流,这对滇池地区的开发和城市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加之,忽必烈、赛典赤、张立道等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又贯彻一系列安定边疆政治形势、发展生产、兴办文化教育的方针,就使得水利事业、农业经济、商业贸易和城市建设都得到较快发展。
赛典赤是忽必烈在“欲选谨厚者抚治之”的方针之下精心挑选出来的云南地方行政长官。他在云南任职期间,曾大力发展生产,兴利除弊,留传下来许多佳话。
赛典赤的首要贡献是系统地、有规划地兴修滇池水利。他于公元1273年调熟悉滇池乡土地理情况的张立道任“巡行劝农使”,使滇池水利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赛典赤、张立道吸取前人有益的经验,在盘龙江上游清理了水源,防治潦水。公元1276年把嵩明邵甸东北诸山的小河道引入盘龙江,选择凤岭和莲峰二山之间箐口的最窄处(这里的基岩是坚硬的玄武岩,最利于筑坝),筑了松花坝。在坝上设立“以时启闭”的闸门。松花坝闸的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盘龙江的部分流量。雨涝时关闸蓄水,以减杀洪峰对中庆路城乡的威胁。干旱时开闸泄水,以济栽插之需。
中段用“水分势弱”的方法,防止盘龙江季节涨水泛滥。开挖和疏浚了金汁河、银汁河、宝象河、海源河、盘龙江等六河。又在河道两岸受流水旁蚀的地方,筑起长达数里的长堤。这样就保证了河道的坚固和稳定。建上坝一座、下坝六座,不仅可以蓄拦洪峰时河水对下游的威胁,而且还可以抬高河床中的水头,增加灌溉的功效。如“造金汁河一条,埂宽一丈二尺为度。上二十里,宽一丈六尺,造小闸十座,涵洞三百六十条,轮序放水,自上润下,灌济全滇”。六河之外,还开“分水岔河十二条,于河下又造地河七十二条,以汇虬龙之泛”。用这些办法来减轻盘龙江中下游一带和城南低凹之处的水旱灾害的威胁。清代倪蜕曾公正地评论说:“赡思丁经划水利,创筑松华坝,分盘龙江水入金汁河,并修宝象、马料、海源、银汁合为六河。均用闸座蓄泄,灌溉万顷,军民感之。”
下段疏浚海口河道,由张立道负责。公元1273年,张立道以“三千人凿开海口、石龙坝”,“由安宁、武定、东川入马湖(今四川宜宾)”。元史本传也说:“立道求泉源之所自出,役丁夫二千人治之,泄其水,得壤地万余顷,皆为良田。”总之,元代曾以二、三千人的专业队伍,用三年时间清理了海口到石龙坝、龙王庙一带河道的积沙和淤泥,又挖开了海口河内的鸡心、螺壳等处险滩,清理了自螳螂川、普渡河至金沙江的河道。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滇池的水位。在海口,元代曾修了三座宏伟的石闸,共二十一孔,至今仍保存完好,控制着滇池的水位。它是滇池水利史上可贵的文物。
上段蓄水、中段分洪灌溉、下段泄水的系统的滇池水利工程完成之后,还订立了水利制度、建立了管理机构。“额立三百六十匹报马,三百六十名看水丁,倘遇崩倒水浸,即时飞报上司,齐集乡民挑补修筑,不容怠缓。”在滇池水利史上,滇池水道首次得到了系统的治理。人们在松花坝建“石将军庙”纪念赛典赤,至今仍传颂不绝。
赛典赤还深入民间了解人民疾苦和生产情况。有一次,他曾问一个老农说:“吾欲分尔耕,贷尔牛、种、未耜、簧立之具,度亩收若干?”老农回答说:“可得稻二石。”赛典赤又问:“输官几何?”老农回答说:“半之。”赛典赤合计了一下,叹息说:“太重。后将不堪;其牛种耒耜之具,一家衣食所须,半岂能给?”老农说:“然则三分之一。”赛典赤说:“尔虽克供,惧尔子孙弗继也;后之代我者,必欲盈其数,则上下相恶矣!吾与约,尔我毋违,亩输米二斗,其勿逋!”老农大悦!
作为地方军政的最高官员,深入民间了解人民“役重税繁、民苦无极”的实际情况,采取“轻差减赋”“垦荒浚河”“用贤汰沉,恤孤赦罪”,“兴市井以通交易,轻抽收以广商贾,照用贝以顺人情”的办法,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之中是极为难得的。白寿彝先生总结赛典赤的惠政为:“(一)省徭役;(二)薄税敛;(三)招散亡;(四)恤鳏寡;(五)置路食;(六)兴市井;(七)筑驿馆;(八)修桥梁;(九)教播种;(十)讲水利……。”赛典赤治滇仅六年,对促进云南经济的发展,中庆路城市的壮大与繁荣,都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昔日中庆路城市的面貌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当时居住或亲身游历过该城的人留下的记录或诗文中看出一些。例如曾做过中庆路儒学提学的孙大亨记录说:“中庆,古部阐也。山川明秀,民物阜昌,冬不祁寒,夏不剧暑。奇花异卉,四序不歇,风景熙熙,实坤维之胜区也。”世界闻名的大旅行家马可波罗于公元1280年来到鸭池城,后来他在游记中记录说:“到达省会,名雅歧(即鸭池),系一壮丽的大城。城中有商人和工匠,为杂居之地,有偶像崇拜者、聂斯托利派基督教徒,萨拉森人或回教徒;但偶象崇拜者的人数最多。本地米麦的生产甚丰。然人民认小麦制的面包为不卫生,故不用面包而吃米食。并用其他谷类加入香料,制成酒,清澈可口。至于货币是以海中所取的白贝壳充用,兼可作为头饰。……这里有许多盐井……盐税为皇帝的大宗收入。”元代云南著名的文人王升(公元1285~1350年)在《滇池赋》中也歌咏说:“五华钟造化之秀,三市当闾阎之冲,双塔挺擎天之势,一桥横贯日之虹。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蜂屯于城垠;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民。”
从以上记录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庆路城的山川明秀,民物阜昌,农业生产发达,食物充足,在此基础之上,手工业和商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城市的发展与滇池的水上运输关系密切,在云津桥(今德胜桥)附近停泊的船舶有千万艘之多,当时盘龙江面一定比现在要宽得多。
△ 南诏、大理国、元、明期间昆明建城沿革示意图
——选自于希贤编:《滇池地区历史地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