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寿川:论明清之际云南“废贝行钱”的原因
海贝(俗称“貝巴子”)是一种自然物。我国历史上商、周两代都曾经将它作为货币使用过,迨于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相继变革币制,这种自然货币才逐渐为刀、布等金属铸币所代替。云南在古代也使用过...
张一鸣:林则徐在云南
林则徐在从政期间,曾经两度来云南任职。第一次是嘉庆廿四年(公元1819年)来云南担任乡试正考官,翌年二月回京,历时约七个月。第二次是道光廿七年(1847年)五月调任云贵总督,七月就任。道光...
刘复生:自杞国考略
本文作者/刘复生自杞国是公元十二、十三世纪崛起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大体与南宋王朝相始终。其幅员辽阔,位处宋王朝广西路与大理国之间,在当时西南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史...
王春桥:明代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及朝廷处置方略
摘 要:明初在西南边疆地区设立了诸多土司,形成“三宣六慰”格局。明朝在正统年间三征麓川时失信于缅甸和木邦等土司,成为明中后期云南边地土司辖域纷争的导火索。天顺以后,明朝西南边疆治...
迪庆吉岔遗址考古发现冶金生产区
吉岔遗址冶金遗存6月6日,记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云南迪庆维西吉岔遗址中发现了窑、地穴式熔炉等完备的冶金生产链条,并认为“中柱-火塘”传统在青铜时代已经形成。发现冶...
于希贤:元代云南行中书省的建设与滇池地区的水利
公元1254年秋,蒙古大将兀良哈台“复分兵取附都部阐,转攻哈利章水城”。不久就结束了云南从南诏至大理国五、六百年来地方割据的局面。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立云南行中书省于善阐,改为中...
童恩正:人类可能的发源地——中国西南地区
童恩正先生人类是由什么动物进化而来的?是在什么条件之下进化的?这种进化又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一系列的悬案,是近一百年来人类学家们力图解决的问题。目前我们离找到最终的答案距离尚远,但是...
古滇国与中原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
古滇国位于以滇池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图为滇池。 云南日报记者 苏宇箫 摄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动物搏斗铜贮贝器。滇国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政权,存在于公元前278年至公元前109年,领土范围...
中国鼓的文化以及鼓文化的由来
中国的鼓有很多种,但是最有名的就是“战鼓”与“铜鼓”。鼓声与雷声相同,中国古人把鼓称之为雷鼓,中国的祖先燧人氏就是雷神,史书记载其:“《山海经·海内东经》中就将雷神燧人氏描述为:“...
蔡亚龙:从“崇祀名宦”到“逞私武夫”——明代云南指挥使胡渊的历史形象异变考论
明代金齿卫军民指挥使司首任指挥使胡渊,有着纷繁复杂的历史形象:从明前期的“崇祀名宦”,到明中期的“逞私武夫”,再到明后期及清代的回归正面。通过胡渊生平事迹的考实、形象变迁过程的梳理...
蔡亚龙:明初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建立考论
摘要:本文以明初永昌地区建置变迁为切入点,重点辨析了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在明初建立的动态过程,提出几点认识:第一,永昌置府并非在洪武十五年,永昌地方最初存在着“立卫镇守”的阶段,但却遭...
周智生:明代丽江木氏土司藏区治理策略管窥
明代中后期,崛起于云南丽江的木氏土司强势进入滇藏川毗连藏区,并对这个区域进行了长期的经营和治理,其影响颇为深远。本文在具体梳理木氏土司藏区治理的各项历史事迹基础上,重点从“多派扶持...
蔡亚龙:明代边地儒学教育体制变迁与政治一体化进程——以云南永昌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明代云南永昌地区经历了复杂的儒学学校发展轨迹:最先出现的是边地卫所治下的特殊社学,它们虽以“社学”为名,却表现出明显的官办特征,教学内容具有边地和军事特点,更近于官办儒学形式;继之...
方天建:明代云南木氏土司碑刻中的报国情怀
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家国情怀观、土司文学,以及明代云南木氏土司文学等,受到了文学和史学学者的积极关注。[1]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有关云南木氏土司文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家认同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