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勇 || 清代云南保甲制度与流动人口控制研究
清前期保甲制度主要在云南腹地府州县和新改流地区推行,清中期推广至滇西南与缅甸接壤的州县地区,再扩大至有垦荒移民的山区。云南推行保甲制度各阶段的特征与清代云南不同时期的社会问题密切相...
梁英旭 |《史记》所载庄蹻入滇故事的建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摘 要:《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记张骞“蜀布邛杖”和庄蹻入滇两则事迹存在建构的成分,前者为武帝第二次开西南夷提供了绝佳的出兵借口,后者则通过塑造双方的祖源记忆,使滇国成为华夏的失...
《新纂云南通志》的编纂
《新纂云南通志》是本世纪前期云南学术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该志也由当时云南杰出学者竭尽心力著成,内容丰富,取材精审,持论谨严,体例得宜,其成就不仅超过了历代旧有方志而居云南地志之...
论明代统治者对云南边地佛教的经营及边疆治理的影响
摘 要:明代统治者基于经略云南的政治考量,通过政策扶持、设僧司衙门、礼遇僧人、兴建寺院、僧籍管理、地方官员参与、传播佛教文化等多种手段,为云南边地佛教营造出相对和谐宽容的宗教文化环...
迪庆吉岔遗址考古发现冶金生产区
吉岔遗址冶金遗存6月6日,记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云南迪庆维西吉岔遗址中发现了窑、地穴式熔炉等完备的冶金生产链条,并认为“中柱-火塘”传统在青铜时代已经形成。发现冶...
曹相:元朝回族政治家忽辛在云南的改革
忽辛是元朝回族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第三子。他继其父兄之后出任云南行省右丞(第一副省长),主持全省军政事务。面临云南宗王势力膨胀,行省权力削弱的复杂局面,他不避权势,废除弊政,...
张一鸣:林则徐在云南
林则徐在从政期间,曾经两度来云南任职。第一次是嘉庆廿四年(公元1819年)来云南担任乡试正考官,翌年二月回京,历时约七个月。第二次是道光廿七年(1847年)五月调任云贵总督,七月就任。道光...
石硕 | 汉代西南夷中“巂”之族群内涵——兼论蜀人南迁以及与西南夷的融合
摘要:“巂”是《史记.西南夷列传》所列西南夷九个人群部落之一,但也是其中面貌最模糊不清的一支人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巂”之族群内涵进行了新的探讨。认为从汉代语境看,“巂”字乃...
方天建:明代云南木氏土司碑刻中的报国情怀
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家国情怀观、土司文学,以及明代云南木氏土司文学等,受到了文学和史学学者的积极关注。[1]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有关云南木氏土司文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家认同与国家...
明增与暗补:民国时期云南地方财政资金的运筹
民国时期云南地方财政资金有预算内和预算外两种来源,一些重要的收入未纳入财政统计范围,地方财政的真实状况与官方公布的数据存在差异。账面上地方财政整体吃紧,屡陷险境;实际上通过预算内增...
王毓铨:明黔国公沐氏庄田考
一、沐氏庄田明代的勋臣身为贵族,各个拥有巨大庄田,都是大地主。有的是非常大的大地主。沐氏是其中之一。沐氏庄田地土的来源,有钦赐,有垦置,有掠夺。其中掠夺的居大宗。沐氏如何掠夺民人地...
在晋宁区博物馆探寻古滇遗韵
晋宁区博物馆青铜奁青铜鼓形牛杖首东汉陶屋模型郑和雕像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已经评定的第五批国家二级博物馆,晋宁区博物馆入选其中。博物馆评估定级,是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博物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