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大观公园 云南日报报记者 苏宇箫 摄
在祖国璀璨辉煌的传统文化门类中,楹联作为独特的艺术之花,在漫长悠远的历史长河里独领风骚别具风采。云南虽然地处祖国边疆,却也不乏楹联大家的文人雅士。生活于清康熙、乾隆年间的布衣孙髯翁、道光年间任江西道御史等职的窦垿,与清末民初称誉川蜀云南的赵藩等名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孙髯翁:布衣写就“海内第一长联”
坐落于昆明西郊滇池之滨的大观公园,其中园林初辟于明代,因孙髯翁所题长联而名扬天下的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楼。原楼前悬挂的孙髯翁长联为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书写刊刻,至清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兵燹。现存三层楼宇系清同治五年(1866年)所建,而今悬挂的长联则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云南剑川白族名士赵藩先生重书。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楼长联气势雄阔、多达180字且对仗工整,是清乾隆年间云南名士孙髯翁大约在1765年登大观楼所作。长联观物写情,内涵深刻,意境开阔,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天下第一长联”等。这副楹联挂在“五百里滇池”岸边的大观楼两百多年,盛名远播、名满天下。
窦垿:栋梁增光岳阳名楼
湖南省岳阳楼,是享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的名楼。岳阳楼中,有闻名遐迩的范仲淹《岳阳楼记》,而在其两侧的《岳阳楼长联》,可以说与《岳阳楼记》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副楹联的作者窦垿也来自云南。窦垿(1804—1865年),字于坫,又字子州,号兰泉,清嘉庆九年(1804年)生,祖籍江南泰川,明代迁居云南。原罗平州西区淑基村(现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淑基村)人。淑基窦氏,为清代滇东望族。窦垿出身书香门第,受祖、父辈影响,少怀壮志,发奋读书,主攻经济治世之学,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22岁时中解元,其家享有“祖孙解元”之殊荣。道光九年(1829年),窦垿26岁时,考中己丑科进士。此后,历任吏部主事、考功司行走、文选主事、员外郎郎中、学验封司、记名道府,以后又擢升江西道御史,钦差办理云南团课。清同治四年(1865年)逝于贵州任上,享年62岁。窦垿一生著作颇丰,有《示儿录》《续小学铢寸录》《多识录》《四余录》《游艺录》等,统名《晚闻斋稿》,尤以岳阳楼长联名誉天下。“窦联”后由道州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写,悬挂岳阳楼上。后人把杜诗、范记、孟诗、窦联、何书合称“岳阳楼五绝”。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这副102字长联的显著特点有三,其一是用问答手法指点江山,写出了洞庭湖的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其二是用典多,作者借助名人典故、名人诗文名句、传说逸事等,描情绘景,抚今追昔,将作者的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内涵十分丰富;其三是运用了颇富表现力的排比法,上下联用了两组排比句,从各个角度有层次地反映岳阳楼的传说佳话和四周形势景象,揭示了岳阳楼著名和雄伟奇特的缘由。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杜甫的《登岳阳楼》等名篇佳作一样,为岳阳名楼增光添色不少。
赵藩:名士缜思伟人赞许
无独有偶,而今悬挂于昆明大观楼孙髯翁长联的重书者赵藩先生,同样也是一位楹联大家、诗人。他历任四川酉阳知州、盐茶道、永宁道、按察使等官职。清末,赵藩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曾担任过广州护法军政府交通部总长,并悉心规划、提出西南铁路方案,力促南北议和,后因皖系军阀段祺瑞破坏,未能达成协议,他遂辞职回滇,执掌云南图书馆。赵藩一生著述颇丰,晚年花费4年精力,付出极大辛劳编辑的《云南丛书》205种1402卷,集云南文献之大成,是一部价值很高的文学遗产。成都武侯祠内的名联就是赵藩先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任四川盐茶使时撰写的。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上联赞扬诸葛亮用兵时注意“攻心”,使对手心悦诚服;下联写他能根据历史条件和客观实际决定施政的方针政策。史称其“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可见诸葛亮在蜀汉施行法治是比较成功的。但也有人认为,下联是批评诸葛亮在治理蜀汉时,虽然执法严明,但由于对当时的形势预判评估不够充分,欲以一蜀之地抗衡天下,才导致最终的失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足见此联文思缜密功力之深。
据说1958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武侯祠看到这副对联时,曾凝视良久,并加以赞许。后来又曾嘱咐即将赴四川就任的同志一定要去看看这副对联。一时间,这副对联轰动了西南三省,人们辗转传抄,传为佳话。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