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润秀:方树梅与《明清滇人著述书目》

54ed68c95020240709090539

▲方树梅六十八岁像

方树梅(1881—1968),字臞仙,号雪禅,又号梅居士,云南晋宁人,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和文献学家,一生致力于云南文献的搜集、整理、抢救等工作,著述颇多,至老不倦。时人戏称为“方古董”“滇癖”。1930年,由云南省主席龙云提案续修省志,决定先成立筹备处。筹备处成立之初,“拟具组织大纲、进行设馆工作,并将任务规定明确:一、综合各种旧志,赓续至清宣统三年止,为《新纂云南通志》[1];二、自民国纪元起,至二十年止,为《续修云南通志长编》”。1931年2月,省府派方树梅、何秉智为干事,负责志书的具体筹备工作,李生蔻在《方树梅传略》中说:“同年,国民党令各省纂修通志,省府议决聘周钟岳为馆长,方为筹备干事,负责拟编纂纲目及采访条例。他穷十多个书夜之力,兼采江苏、安徽新例,将纲目和条例初稿拟就,逐一讨论修改付印,先办采访,令各县各设志局,采访呈报,此次纂修分两部:由开滇至宣统辛亥止,名《新纂云南通志》;自民国始至二十年后,名《续云南通志长编》。纲目既定,又由方氏拟凡例二十九条。”[2] 1934年,云南通志馆资助方树梅北游访书,张希鲁随同,足迹遍及十二个省,历时半年,共访得很多书籍,购书三万余卷,收获颇丰。北游访书归来有《南北搜访文献归来一首》:“南北遨游愿不违,半肩文献尽珠玑,平生第一快心事,多少先贤伴我归。”[3]张希鲁在《〈北游搜访文献日记》后序》中说:“臞仙先生尽瘁乡邦文献垂四十年,著作等身。师荔扉(师范)、王乐山(王崧)两先正后一人而已。然先生不足,以为平生搜罗仅限于西南,乡贤遗著散于海内者犹多,因发奋远道物色,乃有北游搜访文献之行。……先生掇拾乡贤珠玑遗余各地者,诚不可以数计,新修省志网罗宏富,与先生此行不辞艰巨,栉风沐雨,旁搜远绍,实不能分也。”[4]充分表达了方树梅北游访书的心愿及贡献。1936年至1937年,馆长周钟岳嘱托方氏审查,据《臞仙年录》记载:“(1936年)通志总纂分纂各员所编之稿,交十之七八,惺师嘱梅审查。如列传分合尚未尽善;自汉至元尚缺,明清两代重要人物当补撰;丛传尚无人担任;大事记注,引用书目,有注子而未注母者;且有极小事而列入者;清咸同兵事,亦嫌过略;地理引用书目未改正,材料亦当补充;边裔、土司、兵制、外交、农工商诸门草率,须再搜采重编。”[5] 1937年,云南通志馆裁减人员,方树梅删各属采访人物稿为丛传。[6] 1938又作为编纂审查员,1940年又负责编审文学、武功、列女、方外诸门,1941年结束志书编纂工作。他在《臞仙年录》中说:“(1941年)余在海源寺纂修通志,将所任各稿杀青,交赵弢父馆长签核,辞归。通志结束,在事各员有褒奖,余辞不受。”[7] 1931年至1941年,方树梅除负责筹备、拟定凡例、北游访书、审订部分志稿外,还分撰《艺文考》、《地理考》之“津梁”“城池”“关塘”“官署”、《汉至元耆旧传》《隐逸传》《列女传》《寓贤传》《释道传》,又与缪尔纾合编《儒林传》《文苑传》,又审订各类传记,其为志书的编纂做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新纂云南通志》最终刊印颁行。[9]

1944年,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将方树梅所撰“通志艺文考滇人著述部分”,辑录成单篇,定名为《明清滇人著述书目》,收入《西南研究丛书》之四。[10]方树梅于《臞仙年录》中论及其分撰《艺文考》的情况:“余任通志艺文考,自幼癖滇云文献,又襄助赵(赵藩)、陈(陈荣昌)、袁(袁嘉谷)、秦(秦光玉)诸先生,从事云南丛书,先后廿余年,于此竭心尽力而为之。照四库分类,提要考订勒成十卷,较道光、光绪通志,增加数百种。”[11]《书目》依《四库全书》体例,按经、史、子、集四部进行分类,且每一大类之下又分若干目,是一部著录和提要明清两代滇人著述的目录书。提要内容包括书名、卷数、作者、籍贯、科考、仕宦以及著述内容、存佚、著录、刊刻等,竖排版,凡书名顶格书写,内容低一格,用“案”标识考辨内容。《新纂云南通志·艺文考》之“滇人著述部分”以《书目》为蓝本,但又进行了详细地审订,以下是《艺文考》审订《书目》的大体情况。

一、增删书目

《艺文考》新增书目及提要,同时也删略少部分书目和提要。具体如下:

经部增加七种,即易类:(明)文祖尧《周易阐微》四卷,(清)方玉润《太极元枢》、《易经通致评解》(大概没有成书,所以未提要)、[12]《易卦变图说补证》;书类:方玉润《书经通致平解》;春秋类:(明)文祖尧《春秋晰疑》二卷;小学类:(唐朝)阿轲《韪书》。[13]

史部增加五十一种,即杂志类:(清)万贞元《公车图》三卷;省府厅州县志:(明)朱克瀛辑《晋宁州志》,(明)王昱《晋宁州志》,(明)易翼之《腾司志稿》,(明)李元阳《云南通志》十七卷、《大理府志》十卷,(明)吴宗尧辑《腾越州志》二卷,(明)樊巍《夔府志》,(明)赵《嘉靖贵州图经新志》十八卷,(明)包见捷编《通志草》二十卷,(明)刘文徵《滇志》三十三卷,(明)何邦渐编《浪穹县志》八卷,(明)刘芳《崇祯砀山县志》二卷,(明)张相度《太和县志》,(清)阚祯兆《通海县志》八卷,(清)张汉《续河南府志》,(清)万咸燕《丽江府志》二卷,(清)夏冕《临安府志》二十四卷,(清)段昕《安宁州志》二十卷,(清)赵淳《白盐井志》四卷、《续修琅盐井志》四卷,(清)董良才《易门县志》十二卷,(清)唐时勋《沾益州志》四卷,(清)郭廷选《路南州志》四卷,(清)赵淳、杜唐同修《赵州志》四卷,(清)沈泳编《续修通海县志》,(清)罗元琦编《续增石屏州志》二卷,(清)李世保《云南县志》四卷,(清)迟祚永《昆阳小志》,(清)葛炜辑《江川志草》二十九卷,(清)徐时行、姚贺泰同纂《续修蒙化直隶厅志》六卷,(清)罗含章《景东直隶厅志》二十八卷,(清)艾廉纂《邓川州志》六卷,(清)刘荣黼《大姚县志》三卷,(清)戴䌹孙《昆明县志稿》,(清)侯允钦《邓川州志》,(清)郎棨、徐嘉禾、傅维经同纂《续修安宁州志》五卷,(清)龚纯儒《新平县志》,(清)梁恩明、王沂渊同修《续修嵩明州志》八卷,(清)寸开泰《龙陵厅志》,(清)甘雨《姚州志》十一卷,(清)周宗洛《续修顺宁府志》三十八卷;地理类山川河渠:(清)高奣映《鸡足山志》,(清)何应清《滇南山水考略》、《宾阳纪略诗》、《温泉图经》四卷;地理类杂志:(清)陈荣昌《乙巳东游日记》一卷、佚名《云南铜政便览》、(清)萧大成《养正集》,(清)倪蜕《滇云历年传》十卷,《云南事略》一卷。

子部增加二十四种,即儒家类:方玉润《易纬新编》(太元潜虚太极泰律)、《书纬》(《书纬》与《书纬鸿文》不知是否为同书,待考),[14](清)尹壮图《性理节要》,(清)方玉润《运筹神机智略》《二十四策》《中兴论》《上时帅书》《运筹神机守略》《运筹神机战略》《技艺图》;天文算法:(清)方玉润《元学存真》《地学存真》《命学存真》《相学存真》《数学存真》;杂家类:(清)方玉润《心学日记》《星烈日记汇要》;小说家类:(清)方玉润《评点聊斋志异》《评点红楼梦传奇》;释家类:(元)释普瑞《华严县谈会玄记》四十卷,(元)释定住《楞严经纂要注》十卷、《金刚方语集解》一卷、《华严心镜》二卷、《玄谈辅翼》八卷、外集三卷,(明)陶珙等编《曹溪一滴》,(明)释觉聆懒《石聆语录》四卷,(明)释读体《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毗尼日用切要》一卷、《沙弥尼律仪要略》一卷(末尾收入《鸡足山志补》,附陶珙《曹溪一滴序》及戈允礼《曹溪一滴引》),[15](明)释清济《玉溪灵照寺悯众禅师语录》二卷;道家类:(清)陈荣昌《老易通》二卷。

集部新增十八种,即别集类:(汉)盛览《赋心》四卷,(元)段福《征行集》,(元)王昇《王彦高文集》,(明)文祖尧《离忧集》二卷,(清)吴承伯《金华吟》《南归吟》,(清)李重发《春圃诗集》,(清)罗翰文《西园诗草》一卷,(清)金泽《交养轩遗集》一卷,王家士《月卿剩稿》一卷,鲁大宗《听涛轩诗钞》,(清)陈荣昌《虚斋诗集》十五卷、文集八卷、《桐村骈文》二卷、《前汉乐府》二卷;诗文评:(清)陈荣昌选编《经正书院课艺初二三四集》,(清)朱庭珍、杨高德同辑《莲湖吟社稿》二卷;词曲类:(清)陈荣昌《虚斋词》二卷、《桐村词》二卷。

《艺文考》删略《书目》的情况为:经部一种,即易类:(清)方玉润《三易原始》。子部五种,即释家类:(明)释读体《大乘玄义》《黑白布萨》、《一梦漫言》二卷,《楞严忏》《福慧语录》。集部十一种,即别集类:(清)赵端礼《来凤山馆诗文钞》,(清)卢夔辑《金碧诗隽》,(清)赵允晟《香岩诗草》一卷,(清)陈时沛《李庵诗文集》(又《书目》集部别集类31页则著录陈时霈《春生草堂诗集》《素庵文集》,考应为陈时霈,《书目》此处有误,检《艺文考》已改。);[16]总集类:(清)李坤辑《滇诗拾遗补》四卷,李根源辑《明滇南五名臣遗集》三册,李根源辑《明雷石庵胡二峰遗集合刊》,张耀曾辑《大理张氏诗文存遗》,云南丛书馆辑、秦光玉主编《滇文从录》一百卷,云南丛书馆辑、余嘉谷主编《滇诗丛录》一百卷,云南丛书馆辑、剑川赵藩主编《滇词丛录》三卷。[17]

考《艺文考》由于增删了一些著述,所以打乱了《书目》的著录顺序。另外,《艺文考》还与《书目》在子目分类上略为不同。如,《书目》史部设有年谱类,《艺文考》未设,分散《书目》年谱类著述;《书目》未设史部省府厅州县志,《艺文考》设有专目,增加省府厅州县志书目四十余种;《书目》史部金石类著录杨正青《广金石录》、(吴树声)《鼎堂金石录》二卷,《艺文考》将其归入史部目录类;《书目》史部政书典祀著录(明)张志淳《谥法》二卷、(清)乐恒《大成谥典辑要》六卷。[18]《书目》史部政书邦计著录(清)戴瑞徵《云南铜志》八卷,《艺文考》未设典祀类,将上述三种著述统一归入政书类。

二、修订书名

《书目》存在提要书名错误的情况,《艺文考》均进行了校勘,现按《书目》顺序逐一罗列如下。

《书目》经部第4页(清)邵履和《周易讲义目录》,《艺文考》为邹履和《周易讲义日录》。另考作者应为邹履和,《艺文考》已改。

《书目》经部11页(清)杨学淳《春秋传说将英》第十二卷,《艺文考》为《春秋传说捋英》。

《书目》经部14页(清)邹履和《四□讲义目录》(字迹模糊不清),书名中□(此处字迹模糊不清),《艺文考》为《四书讲义日录》。

《书目》经部18页(清)李栩《敬业载言》六卷,《艺文考》为《敬业载言五经推》。

《书目》经部21页(清)高奣映编:《重打马氏等音外集》一卷、内集一卷,《艺文考》为《重订马氏等音外集》一卷、内集一卷。方树梅考辨出该书为马自援著,高奣映重编,梅建刻于康熙四十七年。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重订马氏等音外集》、《内集》则署名为(明)梅建,实际上有误,不能将刊刻之人视为该书的作者。

《书目》子部6页(清)傅为詝《明儒四家纂》,《艺文考》为《明儒四家纂》。[19]

《书目》子部20页(清)王浡制:《学庖红书》一册,《艺文考》为《雪庐红书》一册,王浡,号雪庐。检《云南丛书书目提要》为《王雪庐红书》,《艺文考》所改是正确的。[20]

《书目》子部30页(清)周榛《偶读一抄》,《艺文考》为《偶读一钞》。

《书目》子部34页(明)释非相《语录》十卷,又于子部36页著录(清)释普行《普行语录》,《艺文考》为《非相语录》,并说明可能与《普行语录》为同书,后面不再著录《普行语录》。

《书目》集部5页(明)张含《张愈山诗文选》八卷、附录一卷,《艺文考》为《张禺山诗文选》八卷、附录一卷。[21]

《书目》集部9页(明)张凤翀《歧山稿》,《艺文考》为《岐山稿》。

《书目》集部14页(明)李鼐元《静首集》,《艺文考》为《静斋诗》。

《书目》集部16页(明)闪从迪《羽岑园秋兴》《吴越吟草》,又于集部20页著录(明)闪仲侗《鹤鸣篇》三卷,提要说:“明闪仲侗撰。仲侗字士觉,永昌人,总迪季子。”《艺文考》为闪继迪《雨岑园秋兴》;继迪季子。考闪继迪,明代云南宝山人,著名回族文学家、诗人,著有《雨岑园秋兴》《吴越游草》《广山先生集》等,部分诗文散见于明、清人所编诗集之中。

《书目》集部25页(明)陈佐才《窗瘦居集》,提要说:“佐才千古传人,不必藉诗传,而诗亦特开生面,而《宁瘦居续集》较胜。此集皆经普荷校刊,或有所删改也。”《艺文考》为《宁瘦居集》。[22]提要中却为《宁瘦居集》,考《云南丛书书目提要》称:“是编卷一曰《宁瘦居集》,以示宁瘦隐居,为明遗民之意,载诗二百六十九首,卷二曰《宁瘦居续集》,载诗二百六十首,胜于前集……”,[23]

《书目》集部39页(清)季镜《黔游草》《然集》,然提要中却说成《连然集》,显然不慎致误。《艺文考》为李镜《黔游草》《连然集》。

《书目》集部45页(清)刘鉴《我山文集》,《艺文考》为《峨山文集》。

《书目》集部50页(清)李节心《拥吉集》,《艺文考》为《拥杏集》。

《书目》集部53页(清)范启仲《希希堂搞》,《艺文考》为《希希堂稿》。

《书目》集部53页(清)杨诚明《卷拙轩草二集》,《艺文考》为《养拙轩草二集》。

《书目》集部68页(清)夏文广《綗庵诗集》,提要中亦用“綗庵”,《艺文考》为《絅庵诗集》,提要也一律为“絅庵”,是正确的。[24]

《书目》集部76页(清)罗会恩《南畊文集》《诗集》,《艺文考》为《南耕文集》《诗集》,检畊古同耕,更通俗易懂。

《书目》集部93页(清)张谠《饶斋存真诗集》,《艺文考》为《镜斋存真诗集》。

《书目》集部101页(清)方检《斂斋诗稿》,提要说:检,字斂斋。《艺文考》为《敛斋诗稿》,检,字敛斋。考斂,古同敛。

《书目》集部102页(清)杨元萃《竹友居士稿》《南陀山人集》,《艺文考》将《竹友居士稿》《南院山人集》。

《书目》集部106页(清)吕煜《晚村诗钞》,《艺文考》为《晓村诗钞》。

《书目》集部109页(清)杨绍霆《咏苍雪斋诗选》十卷,《艺文考》为《味苍学斋诗选》。

《书目》集部124页(清)欧阳暟《即乐园诗钞》,《艺文考》为《聊乐园诗钞》。

《书目》集部129页(清)林庆光《嚼然草》,《艺文考》为《皭然草》。

《书目》集部129页(清)欧讷《欲寡过斋賸稿》,《艺文考》为《欲寡过斋剩稿》,检賸同剩。

《书目》集部141页(清)缪尔康《衢享遗稿》一卷、补编一卷,字衢亭。《艺文考》为《衢亨遗稿》一卷、补编一卷,字衢亨,显然以号命其文集。

《书目》集部145页(清)净轮《竹石集》,提要却说净伦号大巍,别号竹室,显然前面不慎致误。《艺文考》改为净伦《竹室集》,是正确的。

《书目》集部147页释续亮《楳庵诗钞》一卷,《艺文考》为《梅庵诗钞》,检楳同梅。

《书目》集部163页(清)王寿昌《滇词》四种,《艺文考》为《填词》,待考。

以上是《艺文考》审订《书目》书名错误之处。

三、修订作者及籍贯

《书目》中亦存在作者姓名、籍贯有误之处,《艺文考》均一一审订,逐一排列如下。

《书目》经部第2页(清)杨爆《易学心声》,《艺文考》为杨燝。另,检方氏《书目》集部36页著录(清)杨燝《万青逸稿》,用本校法即可订正之。

《书目》经部第2页(清)何杰《易经讲义》,“杰,字汉一,宁州人”,《艺文考》为昆明人。

《书目》经部第7页(清)朱家善《书经节解》,《艺文考》为宋家善。另见《书目》经部7页著录(清)宋家善《诗经节解》。

《书目》经部第10页(明)葛仲选《泰律》十二卷、外编三卷。仲选,字澹园,《艺文考》为葛中选,中选,字澹渊。检《云南丛书书目提要》18页(明)葛仲选《泰律》十二卷、外编三卷,仲选,字见尧,号澹渊,一号澹园。[25]《艺文考》实际有误。

《书目》经部第10页(明)李素《春秋心决》,提要却云:“索,云南县人,宏治乙卯举人,历官江西佥事,《道光通志》已著录。”《艺文考》为素,将宏治为弘治。

《书目》经部第18页宋光□《五经蕴萃》三十卷,《艺文考》为宋光宁,更常用。检□有三个意思:同“宝”;“宁”的类推简化字,常用作偏旁;“宣”的简化字,后停用。

《书目》史部第5页(清)傅为佇《景忠集》,《艺文考》为傅为詝。考《清史稿》卷一百八十五《部院大臣年表下》为傅为詝。[26]另外,《书目》史部21页著录(清)傅为詝《读后汉书》,集部60页著录傅为詝《藏密诗钞》十卷、《初学文类》、《读汉书论》,集部150页著录傅为詝《斯文易简录》四卷,后面著录均正确。

《书目》子部第1页(明)冯桂芳《学范启蒙要集》,桂芳,字汝培,号厚高,蒙自人,《艺文考》为建水人。

《书目》子部第7页(清)迟永祚《道南录初稿》一卷,《艺文考》为迟祚永。检《云南丛书》收录迟祚永《道南录》一卷。

《书目》子部第7页(清)郑登奎《追思录》,提要说:“登奎见前,《道光通志》已著录。”《艺文考》补充:“登奎,字彦升,新兴人,诸生,《道光志》已著录。”

《书目》子部第8页(清)罗会恩《过庭彝训》,会恩,字际叔,号南畊。《艺文考》改号南耕,检畊,古同耕。

《书目》子部第8页(清)施浥培《趋庭录》,浥培,字应山。《艺文考》为印山。

《书目》子部第13页(清)邹泽《反身要语》一卷,又于集部115页著录其《欲寡过斋文集》,重复提要作者。《艺文考》于集部注明“泽见子部儒家类”,采用互见法。

《书目》子部第20页(清)段永源《阴骘文印谱》,注“永源见前”,考《书目》之前实际未著录其著述。而又于子部第32页著录其《信徵集》时,反而详其事迹。《艺文考》在前面提及,后面注“永源见前艺术类。”

《书目》子部第23页(明)膝槟《归田录》。《艺文考》为滕槟,《书目》显然不慎致误。

《书目》子部第37页(清)释书桢《随机羯摩疏抄》六卷、《毗尼甘露摘要》《教钵轨式》《历代祖律略传》,《艺文考》为书祯。

《书目》集部第14页(明)愈汝钦《山斋集》,《艺文考》为俞汝钦,正确。

《书目》集部第16页(明)傅迩高《乐真蝉鸣集》《藏海探珠集》,《艺文考》为傅遇高。

《书目》集部第37页(清)刁仲略《梅花百咏》,《书目》提要引赵士麟《序》:“吾友仲雄刁君,自河阳不惮万里遥寄《梅花百咏》来京师证于予,因请序,仲熊固儒者,明体达用,可以善身,可以辅世人也。何取于梅而声之诗,诗且百哉!”《艺文考》为刁仲熊,正确。

《书目》集部第38页(清)杨璿《正宸诗文集》《澜沧杂咏》,提要云:“清杨璿撰。浚,字振宸,号他山,定远人,康熙间贡生,官永北府训导。”《艺文考》为杨浚。璿的简化字为璇,显然与浚不同。

《书目》集部第42页(清)金五伦《洗炭白集》,《艺文考》为全五伦。

《书目》集部第46页(清)马汝为《悔斋诗集》,汝为,字宣恒,《艺文考》为字宣臣。

《书目》集部第50页(清)房书《西园诗集》,房书,字东壁,《艺文考》改为东璧。

《书目》集部第50页(清)李继绥《廉城西昌草》,《艺文考》为李应绥。[28]检《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李应绥条,而旁注见张应绥。检张应绥,云南河阳人,康熙四十八年三甲九十八名。[29]

《书目》集部第58页(清)陈沅《湖亭文集》,《艺文考》为陈沆。考陈沆,字存庵,清代石屏人,雍正甲辰科进士,与王思训、马汝为被誉为“滇中三杰”,著有《湖亭文集》等。

《书目》集部第78页(清)孛观《拾草堂诗存》一卷,《艺文考》为李观,该书收入《云南丛书》第二十五册。

《书目》集部第82页(清)谷际歧《西阿诗草》,提要用际歧,《书目》集部85页提要(清)方希灏《两树轩诗稿》,提要说方希灏为谷际歧弟子,《书目》集部153页(清)谷际岐《历代大儒诗钞》,提要云:“清谷际岐撰。歧见前,是书际岐辑唐自韩愈始至清陆陇其为止,四十四人之诗,钞各人史传于前,《四库提要》次之而已,加以考案,前有吴锡麟、初彭龄、李奕畴序及自序,《道光通志》已著录。”可见《书目》前面用谷际歧,后面用谷际岐,也用谷际歧,《艺文考》均为谷际岐。《云南丛书》收入(清)谷际岐:《西阿诗草》附《漱芳亭诗钞》。

《书目》集部第108页(清)邓学光《虹桥遗诗》一卷,《艺文考》为邓学先。检该书收入《云南丛书》第三十册。

《书目》集部第125页(清)朱庭硕《只可自怡斋诗文集》,庭硕,字箸生。《艺文考》为庭硕,字答生。

四、修订内容

《艺文考》之“滇人著述部分”主要以《书目》为蓝本,但同时也对《书目》提要内容进行审订。为了便于检索,依次按《书目》著录顺序进行说明之。

《书目》经部第4页(清)李滮《读易浅说》十卷、《周易标义》三卷,提要中有:“当杜文秀踞滇西,历十有八年,其间文人学子,为文秀所招致者,所在多有,独滮谢绝伪命,遁入深山,以绩学著书为事。迨滇乱既平……”《艺文考》改之为“招之不出,肥遁深山,以著书为事。乱平”。

《书目》经部第15页(清)王寿昌《大学实践全功述》十八卷,提要说“……已不逮真作远甚,是编则又邱作之不若矣”。认为邱琼山补真德秀《大学衍义补》,已不如真本,而王寿昌作《大学实践全功述》又不如邱琼山补本。《艺文考》删略之。

《书目》经部第16页(清)吴树声《论语尊经论》五卷,附按,“树声所著书《诗小学》《歌麻古韵考》《鼎堂金石录》,皆及身刻于山东。此外,《六书微》《合音辑略》《论语尊经论》等皆未刻。其子炯之官甘凉道任,携各稿本,拟到任后陆续付刊,不幸行抵潼关被匪,并行李劫去,师虑心血,不知尚在人间否口姑记于此,以告国人之留心文献者。”[30]《艺文考》改“师虑心血”为“经师心血”,其余沿用。

《书目》史部第2页(明)杨一清《关中奏议》、《密谕录》七卷、《阁谕录》四卷,《书目》集部3页(明)叶景时《可亭集》,(明)张志信《介轩集》《东篱集》,(明)杨南金《裨乡集》,(明)汪城《凝斋行稿》,集部4页(明)易经《时轩吟稿》,(明)张云鹏《啾鸣集》,提要中均记宏治,《艺文考》均改为弘治。

《书目》史部第3页(明)萧崇业《养乾奏议》,萧崇业,建水人。又引《蒙自县志》记载为蒙自人。《艺文考》为临安卫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右金都御史,提督操江。

《书目》史部第11页(明)包见捷《缅略》一卷,提要中有:“是书取师范《滇系》。”《艺文考》为“是书收师范《滇系》及王崧《云南备征志》”。

《书目》史部第12页(明)杨鼐《南诏通纪》十卷,提要中说:“《滇录》误作十六卷。”《艺文考》为《滇略》。

《书目》史部第14页(清)倪蜕《滇云历年传》,《艺文考》新增其书目两种:《滇云历年录》十卷、《云南事略》一卷,提要在《书目》基础上略为“此二书《道光志》已著录。《滇云历年传》,蜕孙慎枢序之刻于世,收入《云南丛书》,《云南事略》已收入《云南备征志》”。

《书目》史部第14页(清)王思训编:《滇乘》二十五卷,《艺文考》删略提要中的“改庶吉士,授检讨”而已,其余沿用。

《书目》史部第15—16页(清)师范《滇系》四十册,提要引钱塘费湻序,《艺文考》为费淳,检湻,古同淳。

《书目》史部第18页(清)张涛《滇乱记略》,《艺文考》在沿用的基础上,注明“已收入《续云南备征志》。”

《书目》史部第18页(清)曹琨《腾越杜乱纪实》一卷,《艺文考》补充“呈贡秦光玉收入《续云南备征志》。”

《书目》子部第2页(明)李珏《四礼什一自治编民生未有编》,李珏,万历乙丑举人。《艺文考》为万历己酉(1609)举人。考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时间四十八年,其间没有乙丑年。

《书目》子部第2页(清)李文耕《孝弟录》二卷,《艺文考》补充李文耕嘉庆壬戌(1802)中进士。

《书目》子部第12页(清)窦垿《铢寸录》八卷,提要中有“故不蹈共谈性命之弊。”《艺文考》改“故不蹈空谈性命之弊。”语句更加流畅。

《书目》子部第30页(清)王昕《经史折衷夔廷笔记》:“昕,石屏人,《光绪通志》已著录。”《艺文考》增加王昕“道光乙酉举人,官昭通府教授”。

《书目》子部第10页(清)何桂珍辑《补辑朱子大学讲义二卷》,该书刻于光绪十二年。《艺文考》认为刻于光绪十年。

《书目》集部第21页(明)文祖尧《明阳山房遗诗》一卷,《书目》之前著录其著述时,已介绍作者,这里重复,《艺文考》改为互见法。

《书目》集部第52(清)赵城《亘舆诗存》,提要说:“雍正中,典黔试,擢湖南布政使,以重听致仕。城素以诗名。”《艺文考》增加赵城事迹:“雍正中,典黔试,擢湖南布政使,缘事落职。乾隆元年,起用广平府知府,仕至河南布政使,以重听致仕。”

《书目》集部第58页(清)张兆麟《罗江文稿》,提要说:“《赵州志》录《阚僧梯度说》一篇,诗一首。”《艺文考》为《辟僧梯度说》。

《书目》集部第62页(清)罗元琦《兰陔诗文集》,提要说:“元琦见前。”《艺文考》为:“元琦,石屏人,乾隆戊午举人,官陇西县知县。”

《书目》集部第88页(清)丁应銮《仙坡诗草》:“乾隆丙午举人。大姚知县署凤阳同知”《艺文考》补充作者事迹为:“乾隆丙午举人。大挑知县,历官青阳、来安、五河、婺源、桐城、怀宁、祁门等县署凤阳同知。”

《书目》集部101(清)杨昌《四不可斋文集》,《艺文考》只在末尾补充《丽郡文征录》录二十八篇。

《书目》集部第133页(清)张棠荫《南村诗草》四卷,认为其同治辛酉举人。《艺文考》为同治癸酉(1873)举人。考清穆宗载淳在位时间十三年,其间没有辛酉年。

以上是《艺文考》审订《书目》的大体情况。

五、校勘字迹不清

由于《书目》排印于20世纪40年代,之后就没有再版过,时隔六十余年,书中难免有些字迹模糊不清,这无疑给利用《书目》者带来了一些障碍。因此,笔者将《书目》与《艺文考》一一比勘,于字迹模糊之处用口标识,具体校勘情况如下。

《书目》子部第1页(明)尹心尧《□天录》,《艺文考》为《井天录》。

《书目》子部第3页(明)赵民献编《萃古名言》四卷,提要中有“其书刻于崇祯□年”《艺文考》为崇祯初年。

《书目》子部第4页(明)马之□《小学注解》,《艺文考》为马之疆。

《书目》子部第6页(清)赵城《悔斋□记》,《艺文考》为《悔斋札记》。

《书目》子部第7页(清)张□《晓窗笔录自口斋琐言》,《艺文考》为张谠《晓窗笔录自颂斋琐言》。

《书目》子部第8页(清)李增《勉学录》,提要:“其书仿语录,以程朱为宗,主敬为要,力行□归。”《艺文考》为“力行为归”。

《书目》子部第8页(清)刘□《哀思录》,《艺文考》为刘曔。

《书目》子部第8页(清)杨□《乾斋随笔》四卷,《艺文考》为杨渟。

《书目》子部第10页(清)李健《警心编□坡惺惺录》,《艺文考》为《警心编月坡惺惺录》。

《书目》子部第13页(清)邹泽《反身要语》一卷,提要中有:“泽谓近于读书稽古之际,偶有所得,每苦易忘,因随时□记,取孟子反求诸身之义,名曰《反身要语》,以自做励云。收入《云南丛书》。”《艺文考》为“因随时札记”。

《书目》子部第13页(清)吕存德《慎思记》《讼过记》,提要中有:“《慎心记》有自识云:‘横渠先生谓心中有所闻,即便□记。不思则还塞,薛文清所以有《读书录》也。’”《艺文考》为“即便札记”。

《书目》子部第14页(明)何文星《素书明解》一卷,提要中有:“自序谓:‘振伯潘□总镇元戎,谦谦访道,执家藏《素书》,授予重加注释,予注之而曰《明解》者,取其不落浮词,庶几易知易口也。”《艺文考》为“振伯潘公……庶几易知易行也。”

《书目》子部第14页(明)张□《地理撮要》,《艺文考》为张昺。

《书目》子部第19页(清)孙□制:《澹一斋章谱》一册,《艺文考》为孙璚。

《书目》子部第19页(清)释湛□制:《介庵印谱》一册,《艺文考》为湛福。

《书目》集部第8页(明)杨士云《杨宏山先生存稿》十二卷,提要说“民国初,复□木”,收入《云南丛书》。《艺文考》为“民国初,复鋟木”。

《书目》集部第10页(明)张合《□所文集》[31]《艺文考》

为《賁所文集》。

《书目》集部第53页(清)赵□《石竹居诗草》,《艺文

考》为赵琎。

《书目》集部第55页(清)李鹏举《□斋诗集》一卷,《艺文考》为《琴斋诗集》。

《书目》集部第89页(清)杨□《景山诗钞》,《艺文考》为杨炘。

《书目》集部第94页(清)苏□《苏□诗》一卷,《艺文考》著录苏檙《苏檙诗》。

《书目》集部第97页(清)蒋□《遂初草堂诗集》,《艺文考》为蒋爙。

《书目》集部第107页(清)向□翔《尔雅草》,《艺文考》为向云翔。

《书目》集部第119页(清)李燮南《生□轩》一卷,《艺文考》为《生花轩》。

《书目》集部第120页(清)杨□《留春斋诗钞》,《艺文考》为杨昺。

《书目》集部128(清)龚嘉□《桐音馆诗集》六卷,《艺文考》为龚嘉俊。

《书目》集部第134页(清)张□《滇云集》一卷,《艺文考》为张璈。

《书目》集部第136页(清)刘家梓《求是斋诗集》,提要说:“傅经乃其口婿,□印行于世”,《艺文考》为“傅经乃其女婿,为印行于世”。

《书目》集部第139页(清)郑徽典《小赤城霞仙馆诗》四卷,提要说:“中年好游,踪迹遍南北,又多风怀旖□之作,惟其才气过人,任情抒写,□字句律法,间有欠斟酌者。”《艺文考》为“又多风怀旖旎之作”,“于字字句律法”。

《书目》集部第142页(清)李含章《□香草》,《艺文考》为《蘩香草》。

《书目》集部第150页(清)卢□《振声类稿》,《艺文考》为卢錞。

《书目》集部第152页(清)师范《小停云馆芝□》十册,《艺文考》为《小停云馆芝言》。

《书目》集部第154页(清)刘大绅《五华诗□》,《艺文考》为《五华诗存》。

《书目》集部第157页(清)陈荣昌《滇诗□遗》六卷,《艺文考》为《滇诗拾遗》。

《书目》集部161(清)□宝书《味灯诗话》二卷,《艺文考》为王宝书。

《书目》集部第163页(清)赵惠元《□□词》,《艺文考》为《蕙溪词》。

《书目》集部第163页(清)张?《滇云词》一卷,《艺文考》为张璈。

《书目》中有许多考辨和作者附加的案语,检《艺文考》均已采纳。如,《书目》子部3页著录(明)赵民献编《萃古名言》四卷,说明此书有南、北两个版本的原由,并指出北本皆题王琯,可能为传刻之误,《艺文考》采纳。瑕不掩瑜,除上述《艺文考》审订之外,《书目》已大多融入《艺文考》,其为《新纂云南通志·艺文考》的编纂所做出的贡献自不待言。此外,《书目》还充分体现了方树梅“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思想,其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应该重新予以审视。

注释:

[1][6] 参见张渤:《解放前云南最后一部省志》,收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五辑,第157、164页。

[2] 李生葂撰:《方树梅传略》,收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六辑,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9年版,第257页。

[3][4] 方树梅著,余嘉华点校:《笔记二种》之《北游搜访滇南文献日记》,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4、175—176页。

[5][7][11] 参见方树梅著,余嘉华点校:《笔记二种》之《臞仙年录》,第241—242、251页。

[8] 1939年,方树梅将《汉至元耆旧传》以及《列女》《方外》合编,更名为《古滇人物考》四卷。

[9] 关于当时《续修云南通志长编》未付梓的原因,可参见张渤:《解放前云南最后一部省志》一文。

[10] 方树梅:《明清滇人著述书目》,收入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编:《西南研究丛书之四》,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十二月出版。以下简称《书目》。

[12] 方玉润:《易经通致评解》,大概没有成书,所以未提要。

[13] 按,《书目》只是著录明清两代滇人著述,对明清之前滇人著述未予以涉及。

[14]《书纬》与《书纬鸿文》不知是否为同书,待考。

[15]该书末尾收入《鸡足山志补》,附陶珙《曹溪一滴序》及戈允礼《曹溪一滴引》。

[16] 又《书目》集部别集类31页则著录陈时需:《春生草堂诗集》《素庵文集》,考《书目》中的陈时沛与陈时需应为一人,检《艺文考》统一为陈时霈,故此处为陈时沛误。

[17] 除方树梅编撰:《艺文考》,梁之相审订了部分《艺文考》,均已融入《新纂云南通志·艺文考》之中。

[18] 又《书目》子部8页重复提要《大成祀典辑要》,且将作者的号误为困坪,《艺文考》改正,并只在史部类著录而已。

[19] 方树梅纂辑,李春龙、刘景毛、江燕点校:《滇南碑传集》卷十三转引吴玉纶撰:《傅中丞传》、张履程撰:《傅中丞传》,均为《明儒四家纂》,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328页。另外,《书目》子部第13页提要(清)王寿昌篡:《浅言》六卷,应该为纂,《艺文考》已改。

[20][23][25] 见云南省文史馆纂辑,李孝友、张勇、余嘉华执笔:《云南丛书书目提要》,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08、149—150、18页。

[21] 参见蓝华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误评张含诗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2] 参见张秉祥:《民族诗人陈翼叔》,载《云南日报》1982年4月24日,《陈翼叔的生卒年》,《昆明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24] 《书目》集部73页提要(清)余萃文《菜竹堂诗存稿》一卷,文中既用綗,也用絅;《书目》集部78页提要(清)李观《拾草堂诗存》一卷,提要中用戴綗孙;《艺文考》一律为戴絅孙。《书目》集部108页提要(清)邓学光《虹桥遗诗》用戴絅孙,《书目》集部110页提要(清)戴絅孙《味雪斋诗文钞》二十八卷《续钞》一卷,《书目》集部111页提要(清)戴淳《晚萃轩诗钞》四十五卷用戴絅孙,《书目》集部162页提要(清)戴絅孙《金碧山农词》一卷,均用戴絅孙。

[26]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百八十五,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702、6703、6705页。

[27] 见方树梅纂辑,李春龙、刘景毛、江燕点校:《滇南碑传集》卷十六引刘达武撰:《马悔斋先生传略》,423—424页。

[28] 见方树梅纂辑,李春龙、刘景毛、江燕点校:《滇南碑传集》卷十九引李应绥撰:《学博徐君墓志铭》,第527—528页。

[29] 朱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0] 考吴树声撰:《合音辑略》,收入云南省文史馆整理:《云南丛书》第四册,而其《六书微》《论语尊经论》可能已经散佚。

[31] 检《书目》子部23页著录其《宙载》二卷时已介绍作者,此处重复,《艺文考》为“见子部杂家类。”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赞赏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