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滇池南岸的晋宁新治,是过去的昆阳旧城,也就是距今五百多年前,率领“宝船”下西洋,先后到过四十多个国家,为祖国与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的文化交流、国际贸易,作出贡献的大航海家——郑和的故里。朱映桢曾有一首《七律》写道:
哥伦布渡大西洋,恢拓瀛寰姓字芳,
海国竞夸探险壮,树州早有比伦强。
震撼威稜通交趾,宣昭义问到仰光,
此日侨胞尊始祖,郑和原籍是昆阳。
昆阳城在大理国时代,叫做巨桥城,元初设巨桥万户,明朝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开始建筑昆阳州城,就月山筑城墙半圈,连山下共计周围三百五十丈,引滇池水作为护城河,也称“后海”。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地理学家徐霞客来游时,城址已经转移,看到的只是“有楼橹雉堞而无民庐”的新城,这个新城刚建不久,到公元一六四七年,又被孙可望拆去,州治仍然回到现在昆阳街所在的旧城。为此前人曾有诗道:
故乡滇池西,巨桥存古志。兹为白水君,中兴争战地。
城已如飙风,孤村依途次。庙祀虽不虚,庐舍亦儿戏。
现在的月山上面,还保存有一块《马哈只碑》,碑文不仅记载了明朝初叶昆阳和代村的情况,也记载着有关郑和的家世。
郑和原来姓马,生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当时内地明朝已经建立,但云南仍为元朝的残余势力梁王所统治。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到过麦加城,进行过“朝天方”,因而被人尊为“哈只”,意思是有学识而又虔诚的伊斯兰教徒,由于这种情况,幼小的郑和就有条件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一些海外情况。公元1382年父亲死后,家道中落,也就在这样的时候,明朝派傅友德、兰玉、沭英率师定滇,由于梁王的负隅顽抗,于是滇池边上燃起了战火,郑和也就在这次战争中被掳为“奴”,带回北方又被阉为“竖”,送给燕王朱棣作“小太监”。以后因为随燕王“靖难”有功,地位日渐提高,但由于明朝有所谓“马不能登金殿”的忌讳,对他便不准用原姓,由皇上饮赐姓郑,改名郑和。后来由于姚广孝、袁忠彻的保荐,明成祖便任命郑和作使臣,“通东南夷”,到海外各国聘问,先后七次出洋,难险备尝,对在当时加强与东南亚及非洲国家的某些联系,作出了一定贡献,正所谓:
航行里海惊三次,迹寄南洋感百磨,
伟绩丰功成广被,明朝辅弼几如他。
就在第一次出洋航行前,他才烦请大学士李至刚,为他的父亲写了一篇《墓碑记》,捎回家来交给哥哥马文铭,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刻石立在马哈只的坟上,这就是现存的《马哈只碑》,碑文记载说:
“马哈只,世为昆阳州人,生子二人,长文铭,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按:指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
碑上还用阴文刻有三行字:
“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于祖家坟茔祭扫追荐,至闰十二月吉日回还,记耳”。
这说明郑和从十二岁父死被掳离家,埋葬父亲时已不在昆阳,仅从北京烦请李至刚写成碑文带回,而过了六年才还乡追祭。郑和生活在永乐至正德年间,前后七次出洋。到公元1411年十一月回故里,正是他第二次出洋从锡兰回到北京的四个月之后,以后又五次出洋,到六十四岁时方才去世,但昆阳并没有郑和的坟墓。这块碑由于郑和的后人,在清代中叶参加杜文秀的起义,失败后将碑埋入地内逃往玉溪,直到清朝末年才有人发现,又重新竖立起来,为了纪念这位五百多年前的大航海家,有关部门曾将昆阳月山辟为“郑和公园”,并建亭护碑,目前已成为游览名胜。前人亦有诗纪念写道:
墓谒马哈只,英名想郑和,威临三宝垄,力偃百重波。
羽檄殊方誓,戈船方象罗,千秋风若在,亮迹古今歌。
在昆阳附近,靠滇池东岸,还有一处叫牛恋乡的地方。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传说从前这个村子有人卖牛到海口,牛因惦恋主人,又游水穿过海子回来。但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写道:“海水中石突丛丛,是为牛恋石,涯上邨与乡,俱以牛恋名。谓昔有众牛饮于海子,恋而不去,遂成石云”,这又是一种说法。不管怎样,村子附近却是风景如画,前人有诗描写道:
南湖北望四山峰,一发青痕在碧空,
风约湖心平又凸,青山吐漱白云中。
值得一提的倒是,牛恋乡产金线鱼,这种鱼,形状很象白鱼,金色细鳞,大的不过七八寸,夏秋之间甚多,平时喜欢居在石洞里面,下雨时由于洞中闷热,便游了出来。徐霞客在《游记》中记载说:“金线鱼出滇池金线洞,金色鳞细,长不盈尺,味极鲜美”,昆明人把它和鸟鱼视为珍品。清代昆阳知州刘安科,曾有一首《五律》介绍道:
金光飞一线,流入洞中天,遍染游鳞活,都呈丽色鲜。
何劳工笔画,不费绣针穿,大造真奇巧,滇池异族传。
——李孝友编著:《昆明风物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