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秋,昆明东南郊聚奎楼外的地藏寺内,荒草丛中,发现一座半埋于地下的古石塔。省会警察厅厅长秦光第得报后,指令该管警察署督工前往挖掘清理。当时认为这是一座“唐塔”。
古塔出土期闻,居民络绎不绝前往观看。民间认为此塔乃“镇蛟”之物。是年适值雨水连绵,六河水涨溢岸,近河一片汪洋,迷信者认为因挖掘“唐塔”,以致造成水灾,一时人心惶惶。10月6日,昆明《痛报》曾以《迷信可笑》为题,指出“其说荒诞无稽”,希望人们“勿为浮言所惑”。
云南督军兼省长唐继尧据报后,训令警察厅:“事关金石古迹,应令该厅长派员会同该管警署,详细查勘,有无折损痕迹,具复候核。”与此同时,地藏寺住持和尚莲洲,诚恐每天前来观看的人太多,难免有破坏行为,要求准他进行募化,予以“茸筑”。“唐塔”出土后经过清理,由莲洲就地看管培修,款由警察厅编出预算,先行垫出,将来由莲洲募化归还。1919年3月,全部工程告竣,并加修围栏,以便保护。
所谓“唐塔”,实为大理国(宋)时所造之经幢,俗称古幢。经幢乃大理国佛弟子议事布燮袁豆光造,称为“佛顶尊胜宝幢”。《造幢记》刻文称:高明生早逝,儿子年幼,得到布燮袁豆光的支持,终于使得“东海浪澄于惊波,楚天霄净于谗雾”,为纪念他扶助幼主,扭转危局的功绩,建造了这经幢。
经幢高八米,七级八面,由五段砂石组成。雕有密教佛、菩萨及天龙八部共三百躯,大像高约一米,小像不足三厘米,为石幢中的精美杰作。在石幢基座与第一级幢身间,阴刻汉文《造幢记》,余五面,分刻《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日尊发愿》《发四宏誓愿》。其下为须弥座,上刻蟠龙纹。这座精雕细刻的经幢,既是一座艺术珍品,也是研究大理国文化的实物资料。
(林荃 万揆一)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