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贤风范 后学楷模——略述周钟岳在政治、史料整理、教育上的贡献
周钟岳先生说起周钟岳,多数人只知道他题写的南京“总统府”和著名风景名胜区“石林”等书法。实际上周钟岳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而且是活跃于民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民国时期少有的云南籍高级京官...
钱穆在云南的岁月
1938年秋后,西南联大文学院从蒙自迁回昆明,钱穆除回校上课外,其他时间则卜居宜良山中,撰写《国史大纲》。10月底,钱穆与吴宓等人乘滇越火车回昆明。火车经过宜良时,他与,姚从吾、沈有鼎等...
民国时期云南地方货币纪事
民国纪年后,昆明流通的货币,“硬币”最初有清铸银质“龙圆”、铜板、小钱(制钱),稍后还有了镍币;“纸币”除大清银行发行的钞票外,建立伊始的富滇银行,最初也印发过纸质低劣的钞票。各种...
郑晓云:中国“水历史”概念的首倡者
郑晓云(1961— ),云南昆明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湖北大学特聘教授。他是一位在云岭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学者,在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相关研究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研究,在文化认同问...
国学大师姜亮夫
1935年夏,在章太炎先生的鼓励下,姜亮夫用出卖书稿所得,搭乘意大利康脱洛索号邮船,向着大洋彼岸的巴黎走去。这是一次遥远的旅行,是一次未曾出发先有归宿的学术寻访,是年仅33岁的姜亮夫为他...
李广田:学术风范 严正的大地文人
李广田(1906—1968),山东邹平(原齐东县)人。原名王锡爵,号洗岑,因过继给舅父李汉云改名李广田。他是杰出的教育家,曾任云南大学校长。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新思潮的影响,在时代坎坷中磨...
林超民:为学弃浮夸 奉献不求名 ——徐文德教授素描
清晨,翠湖,海鸥飞舞无寒意,玉兰怒放报春讯。一位清癯而矍铄的耄耋老者迈着轻松潇洒的脚步,伴着云南大学嘹亮的晨钟,迎着朝阳,沿翠湖长堤由北向南走过。他无意翠湖姹紫嫣红的美景,他也不想...
谭世圆 | 1950—1965年云南民族贸易工作述论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民族地区人民群众买卖困难的问题,党和政府开展了民族贸易工作,即通过低于市场的价格供应民族地区急需的生活物资,同时又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副土特产品。1950...
方龄贵:蒙元史的深耕者
方龄贵(1918—2011),吉林扶余人,蒙古族。著名历史学家、蒙元史家、文献学家,在《元朝秘史》、《通制条格》、元曲及元代云南碑刻等学术领域均有卓越的、创造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蒙古史和元...
王宏道:学术成就斐然 桃李遍及三迤
王宏道(1912—2009年),云南大姚人。云南民族学院(现云南民族大学)历史系首任系主任,云南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宏道先生毕生以云南史学研究为志,是学界公认的著名民族史专家,推动...
陈荣昌:从书院山长到教育总会会长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大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隅,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落后于内地,但在云南近代文化史上,教育制度的变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相当引人注目的。云南近代史上发生的护国起义等震惊中外...
李根源与云南文化
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别号高黎贡山人。腾冲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和学者。1904年公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习陆军。在东京是云南留学生领袖,参与创办《云南》杂志,宣...
袁嘉谷:大魁天下 云南荣光
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家。他生于书香之家,幼年在文学、经学方面展现出天分。1903年,袁嘉谷考中进士。同年,清廷...
林超民:方国瑜在国学研究中的贡献
摘要:1930年春,方国瑜师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先后从钱玄同、余嘉锡、马衡、刘复诸先生,攻读音韵、训诂、目录、校勘、金石、名物之学,又得高步瀛、吴承仕、黎锦熙诸先生的启发诱...
何耀华:中国西南历史民族学的开拓者
何耀华(1937— ),祖籍四川宜宾,生于云南开远。我国著名历史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他从事中国西南历史民族学、彝学、藏学、云南史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6...
唐仿寅:于乃义先生事略
一、出身家世梗概于乃义,字仲直,号明净,别署饮光。昆明市(青龙巷,旧名双水塘)人。生于1915年8月18日。祖居双水精舍。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二十日逝世于昆明。他一生65年间,有20余年备极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