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在《辞海》中无解释,仅有“昆明市”的词条:“中国云南省省会,别称春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1994年版《大气科学辞典》载有“春城”词条:“春城(spring city),昆明的别称,由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及繁花茂盛而得名。……从月平均温度来说,昆明全年都处在类似北京等中纬度地区的春季天气之中,是名不虚传的春城。”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20°45′、北纬25°2′,平均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城枕群山廓面湖,山川风景堪画图”。昆明属于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4.9℃,1月平均气温8.1℃,7月平均气温19.8℃,年平均降雨量1011毫米。
昆明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春”之城。这里群山环抱、阳光明媚、叶绿四射、花开不败,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昆明的山茶、杜鹃、报春、玉兰四大名花,令人陶醉。昆明的宜人气候,很早就载入史册。晋朝郭义恭《广志》记载:“建宁郡,其气平,冬不极寒,夏不极暑。天下之异地,海内惟有此。”这里的建宁郡就指昆明。唐朝李泰《括地志》中有:“滇地山丛水狭,风烈土浮,冬春恒旸,夏秋多雨,终年少冰雪,四时卉木繁青。”明朝冯时可《滇行纪略》:“四季如春,日炙如夏,稍阴如秋,一雨如冬。”清康熙《云南府志》:“昆明地濒大川,平原广衍。冬不祁寒,夏无褥暑,四时之气,和平如一。”近代云南气象先驱陈一得先生将昆明气候描述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甲于各省。全年气候,无夏少冬,是皆春秋佳日。”
谁为昆明赠“春”名
上述史料虽记载了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但并没有直接使用“春城”二字称呼昆明。那么,到底是谁最早把昆明称为“春城”的?此人首先必广闻博见,对我国各地风物,特别是气候差异有较深的体会;其次,要在文化方面有较高成就,所创作的诗词歌赋普遍流传。他,便是明代状元,在云南传播中原文化的著名学者、文学家、诗人杨慎。
杨慎(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朝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销籍,谪戍云南永昌(今保山)。《明史·杨慎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考据之精,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杨慎一生著述等身,影响深远,他在滇30余年,云南是他的第二故乡。杨状元流放云南期间,足迹几乎踏遍半个滇省,他居昆明,游大理,至保山,赴建水……所到之处几乎都留下了传世之作,写昆明的佳句尤多。杨慎初到昆明,远离亲友,仕途绝望,情绪低落。幸好,同因“大礼议”事件而致死的毛玉是昆明人,其子毛沂就居住在昆明西山脚下的高峣。毛沂把杨慎视为至亲,后来还为杨慎盖了称为“碧峣精舍”的房屋(今尚在)。高峣成了杨慎在昆明的落脚之处,也成了他的讲学交友之地。毛沂担心杨慎闷出病来,常约他游西山逛滇池。一天他与杨慎乘船出游,一路上风和日丽,帆影波光,渔歌悠扬,岸边野花争艳。两人谈古论今,虽未把心中凄凉一扫而光,倒也增了不少快意。船至盘龙江云津桥(今得胜桥),此桥元代就有“云津桥畔货船云集”之记载,此时只见船夫上身赤裸,往来搬货,汗流浃背。杨慎十分奇异,便问毛沂道:“今日已立冬第十日,如我未记错,这节气确有些怪了!”杨慎的话倒让毛沂觉得有些奇怪,便说:“世叔,若说这滇中之节气,却与京城大不相同,就是再过月余也不致太冷。此乃福地,要赏花随时可见,要玩雪则数载难逢。”杨慎忆起入滇不久即逢盛夏,一个夏天过完也不见酷暑之象,联想到此时的京城已天寒地冻,而昆明的码头却热气腾腾,水草青青,连河水都是暖的,鲜花盛开,一派诗情画意,一派春光。想到此,他不觉诗兴大发,第一个吟出了对昆明四季如春的感受:“蘋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曲水滨。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此诗是杨慎著名的《滇海曲十二首》之一。如果说杨慎第一次捕捉到昆明四季如春这一特色带有偶然性的话,那么他谪滇多年后,在《春望三绝》等诗词中所用的“春城”一词,就是深思熟虑的产物了。这也是对昆明“春城”的正式“命名”!
杨慎以其阅历、学识和才干,在作品中多处刻画和吟咏多姿多彩的云南,尤其对昆明气候倍加赞叹和钟爱,“春城”之称出现在其诸多名篇佳句中。据统计,在杨慎的众多诗词作品中,直接雅称昆明为“春城”的就多达8句:
春城风物近元宵,柳亚帘拢花覆桥。——《春望三绝》
君侯载酒过春城,画戟清香绛烛明。——《席上漫兴重赠罗果齐》
东台北道苦相留,花月春城夜色悠。——《二月八日留别》
半夜风声似水声,五更春雨遍春城。——《春夕闻雨坐至晓寄熊南沙》
明年早遂联镳约,要及春城桃李期。——《送雷时若还蜀兼寄刘参之》
归骑春城晚,风吹满路花。——《玉台体其三》
娥月隐春城,仙云飘六窦。——《元宵雪》
冰雪残腊路,花柳上春城。——《早发解州》
《春望三绝》中的:“春城风物近元宵,柳亚帘拢花覆桥。”写的是昆明地区元宵节前的风物和风俗。在《春望三绝》另一首中,有“唱到梁州乡思多”之句,梁州是古昆明之地,听到梁州曲而怀念家乡,知为在滇中所作,故“春城风物近元宵”句中的“春城”,当指的是昆明。此外,在百花凋零的元宵节前,若不在“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昆明,是难以看到鲜花遍地遮蔽了桥梁这一景致的。《席上漫兴重赠罗果齐》中有:“君侯载酒过春城,画戟幽香绛烛明”之句,是杨慎暮年居住昆明西山高峣时所作的。时任嵩明太守的罗果齐,到杨慎居留地高峣看望他,由嵩明县城至西山高峣,昆明是中间的必经之地,因此“君侯载酒过春城”句中的“春城”,指的就是昆明。由此可见,直接用“春城”指代昆明,是杨慎460多年前提出的,他是雅称昆明为“春城”的第一人。可以说,是杨慎让“春城”二字永恒地刻写在了昆明的历史上。也许作为一代才子和外乡人,与本地的骚人墨客相比,他对昆明气候的洞悉和感受要更为真切一些吧,故而诗赋“春城”就不足为奇了。作为一个落难的外乡状元,他指出的“春城”美名,明显早于清康熙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的昆明诗人王思训《野园歌》中“浮云渺忽春城限”的描述。
正因为杨慎久居京城,谪滇后主要居住在昆明安宁和西山高峣,对这里四季如春的气候感触颇深,惬意舒畅,才第一次将“春城”的美称赋予了这座高原城市。“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成为了春城昆明的标配,亦能让读者体味到杨慎对春城昆明的喜爱和依恋。现在,“春城”二字对昆明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对旅游业的影响上,也对房地产、康养、文化、会展等诸多产业影响巨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仅仅“春城”二字带给昆明、带给云南的巨大价值,就足以让杨慎成为云南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在他写下的诸多诗词中,有数百首涉及吟咏春光、春物、春信、春花、春山、春水、春兴等,称杨慎是一位“春城夫子”也不为过。
不易留住的“春城”之名
当然,史上城池被称为“春城”二字也并不是杨慎的首创,此前就曾有多位文人在诗词中吟诵“春城”二字。信手拈来就有南北朝谢眺的“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和江丞北戍琅邪城》);南北朝吴迈远的“绿树摇云光,春城起风色。”(《阳春歌》);唐代杜甫的“望极春城上,开筵近鸟巢。”(《题新津北桥楼》)以及“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唐代王维的“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待储光羲不至》);唐代韩翅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唐代钱起的“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赠阙下裴舍人》);宋代王令的“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春游》)。在这8首诗词中,“春城”均是泛指“春天时节的城市”而不是专门描写或指代某个城市,更不是指云南昆明,这7位诗人也从未游历过边陲昆明。其中谢眺描述的是京都建康(今南京)的景象,吴迈远写的是陕西咸阳的春色,杜甫说的是春天的四川新津和夔州(今重庆奉节),王维和韩翅谈的是春天的陕西长安,钱起讲的是陕西长安皇宫的春色,王令吟咏的是春天的江苏扬州。另外,宋代苏东坡有《食荔枝》的名篇佳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里描述了苏东坡因罪被贬岭南而流连风景、体察风物的意境,反映的是被誉为“岭南第一山”的广东惠州罗浮山的山地气候特征。
这些“春城”或“春地”,随着岁月的尘封,仅能作为古代诗人笔下的美好愿景而昙花一现,并没有留住“春城”之名。反过来,唐代韩翅描写陕西古都长安盛景的“春城无处不飞花”这一千古名句却又被后人赐予了昆明,恰如其分,为春城昆明“花都”增了辉添了彩。
“春城”昆明风光无限好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这是明代诗人杨慎笔下的昆明,湖光山色,天然成趣。昆明,这座花开不败的高原春城,天蓝、地绿、水清,四季都有温暖的阳光,每天都有清新的空气,处处都是盛开的鲜花。今天的昆明,清代孙髯翁《大观楼长联》描绘滇池周边的“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美景正在恢复,城乡“春观花、夏纳凉、秋赏叶、冬显绿”的生态景观正在形成,公众的幸福感正在提升。昆明是一座四季让人身心舒坦的城市,在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食材多样、山水如画、美食诱人的昆明度假或居住,乃人生之一大惬意也。
近年来,昆明先后摘得“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美丽城市”“最佳优质旅游城市”“中国康养城市”“中国最美湿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突显“春天”的宜人,展现避寒避暑之地的元素;突显“春天”的色彩,展现四季常青、鸟语花香的元素;突显“春天”的气息,展现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元素;突显“春天”的意境,展现包容万物、百花齐放的元素。“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明代刘伯温的预言,如今正成为现实。昆明生机盎然,活力无限,正成为海内外朋友心之所向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在迈向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征程中,一座“蓝天永驻、碧水长流、绿润山野、花香满城”的世界春城花都正在精彩绽放,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来源:《气象知识》2020年第3期。作者解明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