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史9个月前发布关注私信 三月街的产生与佛教传入大理有密切的联系,它早期是佛教的讲经庙会。公元650年左右,点苍山下已出现“观音市”。师范在《三月街吟》中写道:“乌绫帕子凤头鞋,结队相携赶月街。观音石畔烧香去,元祖碑前买货来。”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清代的三月街仍还保留着佛教庙会的色彩。 现存最早关于三月街贸易市场的记载,是明代李元阳的《万历云南通志·地理志·大理府·风俗》中的一段话:“观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知是观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烧香,四方闻风,各以货来也。”在后来的古籍中对三月街的盛况多有记载。如公元1636年,徐霞客到大理时正值三月街,也去赶了三月街。他在《滇游日记》中写道:“十五日,是日为街子之始。盖榆城有观音街子之聚,设于城西演武场中,其来甚久。自此日起,抵十九日而散。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彝物亦无不至。” 《民国大理县志稿》对三月街的记载更为详尽:“盛时百货生易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浙、湘、桂、秦、黔、藏、缅等地,及本省各州县之云集者殆十万计,马骡、药材、茶市、丝棉、毛料、木植、磁、铜、锡器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数万。”由此可见,一百多年前的三月街规模已经相当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三月街除了进行大规模的物资交流外,还举行赛马、民族歌舞等文体活动,会期也由3天延长到7~10天。届时滇西白、彝、纳西、藏、苗等各民族群众和省内外来客一起,观赏精彩的体育比赛和文艺节目,进行商贸交易活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月街的规模逐年扩大。1991年,大理州人民政府把每年三月街开幕的日子定为“大理三月街民族节”。继1981年修建赛马场后,1998年又新建成店铺257间,完成南北通道之间三条横街的建设,北通道由9米拓宽到20米,青砖蓝瓦的商业新区取代了过去的临时货棚,10座新建的花桥横跨通道。 “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如今的三月街,已发展成为融经贸活动与体育、文艺、娱乐、旅游、交际为一体的民族团结盛会,被人们誉为“苍山脚下的广交会”°1999年的三月街,适逢’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盛况空前。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锦绣大理》有近3000人参加演出。赶会期间,赛马、赛龙舟、射弩、秋千、陀螺、象棋和洞经音乐、文艺表演、对歌等文体活动持续不断。更令人欣喜和鼓舞的是三月街期间江泽民总书记来到了大理,他为大理人民题写了“大理三月好风光”的题词“三月街7天时间,赶街人数达130多万人次,市场贸易成交总额达到11.35亿元,创下了历史之最。 选自:杨镇圭著:《白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年。 THE END民俗节庆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点赞13赞赏收藏
暂无评论内容